基于多源数据的流域现代景观格局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是景观的多功能单元综合体,具有独特的水流和矿质元素循环过程,是影响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域单元。分水岭不仅是水流向的分界处,也是热量、土壤类型、生物类型等的明显分界线。因此,以小流域为地域单元对景观格局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秦皇岛市洋河流域为例,研究流域现代景观格局特征。在研究中,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流域多源景观信息进行综合集成,对洋河流域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时段研究,对流域景观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得出人为因子影响下洋河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分布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指导。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介绍了景观格局研究进展及流域景观格局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研究区概况,首先,对研究范围-洋河流域进行界定;然后对研究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进行概述,并分析洋河流域现存的生态问题。第三部分:理论基础与方法,首先,对景观格局研究的基本原理异质性和等级性进行分析,景观异质性包括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和功能异质性,是景观格局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然后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指数分析法。第四部分:流域多源景观信息的提取和集成,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实现了遥感SPOT数据与Landsat ETM~+数据、遥感数据与监测数据、专题数据、统计数据的综合集成,建立多源景观信息数据库,为多方面、多角度、多时段的景观格局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利用GIS的叠加分析功能实现了洋河流域景观生态类型划分、景观指数获取。在景观指数选取中,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克服了人为选择指数的主观性。第五部分:景观格局分析研究,分析了洋河流域1987-2000年景观格局指数和类型指数的特征,综合评价二者与生态地貌类型指数,最终得出洋河流域景观生态系统稳定性格局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和主要驱动因子,为流域级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立论依据。第六部分:结论。通过研究表明:遥感和GIS技术是流域景观研究的重要基础,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大范围、多时段信息获取的有效手段,在格局与过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景观异质性和等级性原理为基础,对流域现代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寻洋河流域发展过程中生态问题产生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
其他文献
资金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目前,资金“瓶颈”问题已成为制约西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认为,如何宏观调整财政和金融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力
2013年10月29日~31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第七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上,业界专家指出,中国食品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正成为助推中国食品工业整体水平
针对乳品厂酒精试验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酒精试验检测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酒精试验的精确度、准确度。分别采用牛奶与酒精1:1和1:2的两种方法检测,在20℃下检测奶样(原料乳和成品),测定
20世纪,关于曹雪芹的家世、他的生平和思想、他的父亲究竟是曹(兆页)还是曹(禺页)、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著作权、他的生卒年和祖籍等问题的研究,成绩是卓著的,共同认识也越来
期刊
~~
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从网络中获取所需信息,针对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改善以往信息发布系统的更新速度和操作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JAVAEE的信息发布系
东新开河为松花江三级支流,伴随快速城市化进程,目前全流域均属长春市主城区,为研究典型工业城市城镇化过程中,中小河道小流域集水区内土壤重金属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
分析了我国速冻食品的现状 ,提出了我国速冻食品工业在加入WTO后的发展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步入“新常态”,经济运行呈现出“三期叠加”的基本特征,经济增长速度由以往的高速转为当今的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往的粗放型增长向今后的集约型和效益型发展方向转变,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过去偏重需求侧的经济增长模式失效,急需调整改革的着力点,从供给侧重新布局产业结构,实现从以往依靠人力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向高技术和创新模式为增长动力的转变。新常态和社
民族关系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和历史经验是监测预警的重要基础。提出基于知识管理的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框架,并从知识的表达、预警过程以及知识管理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
两直线方程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情形,而文中给出了判断空间两直线相关位置的一个新方法以及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