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pat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宋之前,佛教造像在美术史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佛教美术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但这并不代表佛教造像的衰落,相反,宋、辽、金、西夏时期,佛教石窟寺的建造依然兴盛,佛教造像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形成隋、唐之后中国佛教造像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金统治中国北方期间,也续建、开凿了一批石窟寺,就西北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陕北和陇东地区。尽管金代石窟寺佛教造像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但由于文献记载甚少等原因,学术界对该领域的关注较少,有关陕北与陇东地区金代石窟寺造像的研究更是薄弱。本文对陕北与陇东地区金代佛教造像题记等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识读、梳理和分析,探讨了该地区金代石窟的窟型、造像龛的龛型及各石窟寺的分布状况;论述以有明确纪年的题记和造像为依据,以图表、图像为辅助手段展开,以涅槃造像、文殊与普贤的组合造像、十六罗汉造像、水月观音造像、飞天造像等为专题研究对象,阐述了金代佛教造像在内容、组合、风格等方面的变化;结合宋、金时期的佛教信仰、时代审美风尚,对造像服饰、装饰图案以及做工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了该地区金代佛教造像的艺术特征。相关题记等文献表明,金初陕北与陇东地区的工匠为北宋遗民和各地移民,由于工匠、粉本的传承等因素,金代早期与北宋时期的造像相似;金代中期,与北宋造像的差别逐渐明确,其风格更接近唐代造像,这可作为宋、金造像断代的依据。金代晚期只有零星造像,探讨较少。宋、金时期,陕北与陇东战略地位突出,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枢纽,这在该地区金代造像中也有反映。因此,金代佛教造像的研究应从区域研究开始,进而形成整个金统治区域的系统研究,这样,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研究才会完整,这也是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健脾补土法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测定整合素β3(INTβ_3)、ILK、FAK mRNA及蛋白的表达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健
探究大米蛋白渣除脂的方法和条件。以余脂、油脂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密度分离法、溶剂复合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对米渣中油脂进行萃取分离。结果表明密度分离法脱脂效果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主要介绍滴灌的类型、优缺点及国内外发展应用现状,对于人们广泛的了解和应用滴灌技术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如今,社交媒体不仅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且成为政府、企业、媒体等信息传播主体的重要传播渠道。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在社交媒体时代下,应适应社交媒体的特点,制定相应
近日,笔者走进福建省武平县园丁金线莲种植示范基地,在上千平方米的温控大棚内,仍可见到郁郁葱葱的金线莲,感觉就像置身草木生发的春天。凑近了看,在那棕褐色的叶片上清晰的金色脉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