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株间除草的苗期作物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0303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技术在农机作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应用视觉技术来识别与定位目标作物,可以显著提高除草机械的作业能力。目前广泛使用的除草机械只能清除行间杂草,对株间杂草显得无能为力。基于视觉的株间除草技术能针对性地清除作物周边杂草,可以有效地解决作物行间、株间的除草问题。针对苗期作物与杂草的分割,本文以田间玉米幼苗为研究对象,作物图像涵盖晴天、阴天两种光照环境和杂草较多、较少、少三种情况,分别探讨了基于常规轮廓骨架特征方法、融合SIFT特征和HARRIS角点特征的SVM分类器方法和基于Faster R-CNN模型的深度学习方法等三种方法,分别针对相同的玉米幼苗图像进行识别,以期筛选出识别准确率高且实时性好的方法。论文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研究了基于骨架特征的作物识别定位方法。该方法在选取误差距离在10mm以内为的定位精准度为85.9%,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516ms。(2)研究了通过SVM分类器,融合SIFT特征和HARRIS角点特征的特征向量进行训练,得到可分类的训练模型,并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图像进行识别分类。对比试验发现,使用RBF核函数的SVM分类器的效果最好,玉米幼苗的识别准确率为88.7%,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1524ms。(3)针对人工选取的特征局限性较大和识别的实时性较差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Faster R-CNN模型的玉米幼苗识别方法。首先采集玉米幼苗图像并建立数据集,然后对样本图像进行标注,通过改进RPN网络候选框的方法,提高识别效率和准确率。玉米幼苗的识别准确率为96.1%。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1242ms。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骨架提取方法对图像识别处理速度较快,识别准确率不高,在成像干扰和叶片相互遮挡的复杂情况下无法正确识别的问题;SVM分类器进行训练可以通过试验对比找到较好的分类效果及分类器参数以及核函数,分类准确率稍有提高,但图像处理速度较慢;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类别标注,对Faster R-CNN网络模型及参数的调整和改进,训练得到的数据集,玉米幼苗识别效率非常高,且相比SVM识别速度有了不小提高。
其他文献
为提高蓝莓组培苗扩繁倍数和炼苗生根成活率,开展组培瓶内芽叶增殖、瓶外生根炼苗一体化方面的研究,为蓝莓进行组培快速繁育创造基础条件。
随着私家车的越来越多,我国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实践中,小区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经常就小区停车位的权利归属发生争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小区的地下停车位是否像小区
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科技贸易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十五"末期(2005年)、"十一五"末期(2010年)、"十二五"中期(2013年)我国30个省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两岸几乎同时开启城市社区治理的改革,但是却形成了不同的治理模式。社会组织参与是达成社区治理的重要因素,以社会组织参与为视角,系统比较两岸城市社区治
较高的功率密度是液压技术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使得其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作为执行器和动力源的场合。其中,轴向柱塞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心脏”,在需求大功率和
目前,PLC控制技术已从单机控制向联网群控技术发展。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提出网络化控制实验平台的搭建,在CANopen协议支持下可实现多品牌PLC(如三菱、西门子、欧姆龙等
我国已经连续3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从市场增速、产业链成熟度、投资热度等指标衡量,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但随着行业竞
报纸
针对某防洪工程毗邻城镇新区和物流园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区域规划,在设计中通过优化堤型布置和结构型式,采用弃渣料填筑堤身,三维植被网结合种植草生态护坡,堤脚建设公园及配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加。而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
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成本管理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因此落实一个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作用和意义。而目标成本法给企业成本管理带来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