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同质化趋向及其解放之道—基于《南方都市报》和《华西都市报》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所作的分析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的繁荣发展,关于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的分析研究愈加深入,业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同城报纸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上,对策也大多基于此,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媒介之间的竞争也免不了“硝烟弥漫”,加之媒介融合、体制放开、外资注入、集团化办报时代的来临,异地都市报之间也慢慢地步入同质化的“战争”行列,梳理异地都市报的同质化趋向问题并展开科学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本论文是在基于理清同质化新闻报道的概念的基础上,选取《南方都市报》和《华西都市报》为研究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两报关于汶川大地震一周的报道的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比较、判断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趋向,从理论上分析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的背景及深层次原因。 对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我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产生这种现象有着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虽然有合理存在的一面,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应该被受众尤其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忽略。对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倾向问题进行二元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提出异地都市报破解之道的前提。笔者认为,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现象的探索应该从传媒体制、新闻实践、建立报纸品牌等方面着手操作。
其他文献
电视作为当前社会情景中最为普及的大众媒介,必然和其所具体存在的时间与空间里的诸条件发生密切的互动作用。而在人类世界的诸多面向中,政治活动及政治现象是重要的社会活动。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对电视使用和观众认知之间的关系做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我们考察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了方法和依据。然而从上世纪90年
期刊
《边区群众报》(《陕西日报》的前身)创刊于1940年3月25日。它是一份专为陕甘宁边区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阅读的通俗化、大众化的党报。它一直致力于探索大众化、通俗化的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