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变形镁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蚀性及较高的力学性能,成为镁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选取Mg-Nd-Y系合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光学金相分析(OM),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离子耦合光谱(ICP),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等多种分析和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形变工艺(挤压、轧制)及热处理(同溶处理、时效处理)对Mg-Nd-Y系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Mg-(3-4)Nd-(1-4)Y合金的铸态组织由α-Mg基体和中间相Mg41Nds和Mg24Ys组成。中间相以共晶形式分布于晶界。随稀土Y含量的增加,中间相百分数逐渐增加,基体相晶粒尺寸逐渐减小,且中间相从分散点状或条状(3N1Y)向连续网状(4N4Y)分布转变。热挤压加工后,Mg-Nd-Y合金中间相沿挤压方向呈纤维或颗粒状分布。由于挤压温度较高,合金在挤压过程中都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对挤压后经固溶处理的棒坯热轧加工,少量未溶于基体的第二相呈细小颗粒弥散分布于晶内或晶界,且轧制过程伴随着动态再结晶及晶粒长大。
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表明,挤压试样在T6态下225℃时效可取得硬度峰值,轧制试样在T5态可获得最佳力学性能。本文还选取挤压态Mg-3Nd-3Y(3N3Y)合金进行了二级时效探索,但合金力学性能未得到明显改善。
对3N3Y合金同溶时效后显微组织的SEM和TEM观察分析显示,时效初期组织出现大量细小的片状β"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晶内又出现相互平行或呈带状分布的片状β相,两种析出相的长度分别在20~30nm、50~70nm,β"相与基体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
Mg-Nd-Y系合金中,随稀土Nd或Y含量增加,各态下台金强度呈递增趋势,而延伸率却逐渐降低。挤压及轧制加工使铸态合金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动态再结晶后的细品强化作用。
对经热挤压成形的合金,固溶时效(T6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时效强化效果,然而对热轧成形的合金,直接时效(T5处理)可以得到细晶强化和时效硬化的双重作用,因此,合金呈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与二元Mg-Nd合金相比,稀土Y的加入,使Mg-Nd-Y系合金铸态及挤压热处理态试样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