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在全球产业格局变革和重新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关键时期。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都意识到软件外包行业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特点,对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劳动力就业具有重大意义,均颁布各项鼓励政策。中国国际软件外包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如今,中国国际软件外包企业经历了“黄金十年”,发展迅速,但依然处于价值链较低端,遭遇提升利润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和讨论中国国际软件外包企业面临的问题和障碍,并为企业提出对策和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本文首先对国际软件外包的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通过归纳中国国际软件外包企业发展现状,分析、总结造成企业利润困境的主要因素是人员工资水平上涨、人力资源短缺、人员流动及项目饱和度的影响、人民币对外升值等。针对上述因素,本文提出了中国国际软件外包企业提升业绩的对策:从“省”的角度,可以通过选择研发基地地点、人才培养的方式降低人力成本,享受国家及地方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获得资金补贴或税收减免,选择金融手段规避汇率风险,避免利润损失;从“赚”的角度,则需要拥有高级人员,积极获得CMM/CMMI5等认证,企业直接进行并购或收购,企业间合作等方式,向价值链上游发展,获得更大的服务附加值,从而持续提升业绩。
本文是对中国国际软件外包企业进行分析和研究,但笔者认为,文中的部分观点、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不仅对国内软件外包企业,而且对服务外包类企业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