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各种脑部疾患所导致的中枢性呃逆,比较与单纯肌注盐酸甲氧氯普胺的疗效差异,通过客观分析揿针结合甲氧氯普胺对中枢性呃逆的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本病的方法,为重症患者寻求操作简便、适用广泛、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武清区中医院重症监护室以及脑外科病区就诊的明确诊断为中枢性呃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筛选,总共收集100例,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皆50例观察对象,在研究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皆脱落1例,最终实际完成例数为两试验组均49例。在积极对症处理原发病的原则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予以患者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肌注1次/d 3d;观察组则另行揿针埋针治疗,选择穴位为:内关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公孙穴(双侧)、攒竹穴(双侧)、中脘穴,每2-3天更换一次。根据呃逆症候积分评分表观察并记录患者呃逆症状的变化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24小时内快速疗效、综合疗效、2周后随访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客观评价揿针结合甲氧氯普胺对于中枢性呃逆的疗效,探讨其机理并分析此种治疗方法对于重症患者的可行性。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中枢性呃逆均能有效改善其症状,根据统计学分析可知:1.本研究中98例中枢性呃逆的病因主要有脑血管病(56.57%)、颅脑损伤(41.42%)、颅内占位(1.1%)。两组比较年龄与性别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在综合疗效方面,对照组总体有效率达79.60%,总体治愈率为46.94%;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3.88%,总体治愈率为67.35%,经统计学分析P<0.05,综合疗效方面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3.在短期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短期疗效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4.两组对比2周后随访复发率P>0.05,无明显差异。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揿针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中枢性呃逆可明显缓解呃逆的症状,与西药对照组对比,在短期疗效与2周随访复发率方面无优势,在总疗效以及总体治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临床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甘青青兰系唇形科青兰属草本植物,是一种传统藏药,在民间用于治疗肝炎、胃炎、胃溃疡和出血等疾病症状,广泛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四川以及甘肃等省区。本论文以甘青青兰黄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和胃降逆中药煎剂与单纯口服木香顺气丸对比治疗肝胃不和型周围性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差异。资料与方法:患者全部选择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由辽宁中医
目的遵循DME原则设计方案,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临床研究,了解厚朴粉足三里穴位敷贴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排气、排便的疗效及安全性。希望通过本课题
目的:通过开展针刺循经筋阿是穴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试验,研究针刺循经筋阿是穴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为本病的临床医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随着城镇化的蔓延,我国很多资源都在枯竭,尤其是湿地资源,所以对于湿地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些湿地往往都是具有珍稀物种、水源保
从世纪之交开始,报业颓势尽显,进入寒冬。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报业广告收入断崖式下滑,受众加速流失,经营困难者剧增,报纸消亡论愈演愈烈。报业深陷困
[背景]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症状,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进行了敏感性皮肤的流行病学调查,全球患病率高达36.9%。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针对女性的清洁护理产品也越来越多;而在临床实践中,因为过度清洁护理造成面部皮肤敏感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该类人群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关于清洁护理产品与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了解敏感性量表应用
目的:观察“调神降逆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8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特需科病房住院的中风后呃逆患者,病例均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为调神降逆针刺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患者各34例。因纳入患者年龄不符,调神降逆针刺组剔除1例,普通针刺组剔除2例,实际纳入病例调神降逆针刺组33例,普通针刺组32例。两组患者均在中风的基础治疗上进行,调神降逆针刺组
“十三五”期间是中国海洋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会,保障海洋技术和经济的持续性繁荣是我国重要的发展契机。
在应用地球物理领域,复电阻率频散测量技术在寻找金属矿藏和解决水文地质等问题方面得到了较多的应用,而油气勘探领域关于岩石复电阻率频散技术的研究还主要局限于实验室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