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研究——广告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交融与冲突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y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家庭”作为创意点的广告作品屡见不鲜。当广告向我们描述有关家庭的故事和情感时,广告正在向大众传播某种家庭伦理观念。在中国,家庭伦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是整个社会伦理乃至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不仅维系着家庭的稳定,更维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原因,中国社会在跨入文明社会之时,社会变革走的是一条维新的道路。没有彻底打破氏族血缘关系,从而使氏族的血缘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血缘亲情、家庭伦理得以保存和延续,并在历朝历代被统治者利用,使其膨胀、强化。在传统社会中,血缘家庭关系是整个社会基本结构。家庭伦理也被提升为整个社会的普遍意识形态。   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生活形态,但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并没有消失,中国人对于家庭情感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减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才能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   按照常理,我国当代的家庭伦理观念应该是继承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渐进地变化发展。但是大众传媒文化的传播,深深地影响了我国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进程,广告文化传播就是大众传媒文化中重要的一分子。   和其他文化形式相比,广告文化具备大多数文化形式都具有的共性——共享性、制约性、传播性和稳定性,也具备自身的特性,主要是流行性和商业性。正是这些共性和特性,造成了广告文化传播的家庭伦理观念与现实不同。   广告传播的家庭伦理观念和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既有融合又有冲突。融合是原因,其一,广告文化具有商业性,所以它必须首先赢得受众的注意和好感,进而实现说服的目的。要赢得注意,就需要有层出不穷的创意和美感,中华文化博大精神,传统文化中有太多可以用于广告创意的元素:要赢得好感就需要征服受众的心灵,中国受众受到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面对中国受众的广告只有迎合传统的价值观念,才能征服受众的心灵。其二,当代中国国力日益强盛引发的民族自豪感和都市人群的怀旧心理使得中国的传统道德情感得到复兴,传播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广告文化迎合传统也是其流行性的需要。其三,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是广告文化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其四,广告的制作者也是中国土生土长,他们的设计不可避免地带上本土特色。   冲突是迎合大众逆反心理的结果;是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结果;是传统家庭权力结构变化的结果:是社会发展中社会风气日益开放的结果。   广告文化传播的家庭伦理观念,和我国社会现状有着很大的出入,主要是因为广告文化的特性所致。虽然广告文化是各种家庭伦理观念传播的平台,来自我国与海外、传统与现代、主流与亚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借助广告文化这个平台得到传播,开阔了国人的视野,解放了国人的思想,促进了我国家庭伦理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但是其间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来自发达国家和强势群体的理念在广告文化中居于优势地位,压制了我国传统文化和弱势群体的声音。   广告文化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广告文化的监督与引导,光靠行政监督和广告法是不够的,还要提高广告制作者的素养和品位、提升大众的广告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发动社会团体、学术界、媒体等力量的引导监督作用扩大广告的积极影响,淡化广告的消极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网络新闻事业整体发展十分迅速。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在经历了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之后,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国内网络新闻行业
农业科技传播作为政府与农民、农业科研与生产应用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业科研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主要采用查阅文献法和网络检索法,一方面,认真研读有关新媒体艺术方面的专著,系统查阅了近年来发表的有关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文章,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
词媒体按其内容和形式,属于媒体的一种形态,严格意义上的媒体具有物质形态或物质载体,而词媒体是以词为传播的载体,词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本身也具有了载体功能。词媒体以网络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在2011年1月1日开播,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球覆盖的专业化纪录片频道,这不仅体现国家对发展纪录片的重视和决心,
期刊
随着大数据、移动终端、定位系统、传感器、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场景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它成为我们表达自己需求,提升生活质量和品味的重要选择,可以说场景时代离我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