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临床研究1.1目的研究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症状-证候的关系,为儿童哮喘的诊治及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1.2方法根据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制定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证候调查表。调查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214例,对其年龄、性别、家族哮喘史、父母吸烟史、好发季节、诱发因素、既往史、症状、舌苔、脉象、证型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相关分析。1.3结果214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中男139例(65.0%),女75例(35.0%),有家族史173例(80.8%),发病季节中冬季发病有120例(56.0%)、春季56例(26.2%),发病诱因中呼吸道感染有126例(58.9%);既往有湿疹的病例有66例(30.8%);经中医四诊辨证后,脾肺气虚证104例(48.6%),肺肾阴虚证69例(32.2%),脾肾阳虚证41例(19.2%)。1.4结论214例儿童哮喘缓解期中男女性别比例分布有差异,多伴有家族哮喘史,冬季好发病,发病诱因以呼吸道感染多见,既往多有湿疹病史。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辨证分型以脾肺气虚证最多,证型与咳嗽、感冒等症状以及舌苔脉象指纹有关。2实验研究2.1目的研究幼龄哮喘大鼠肺功能(Pulmonary function,PF),肺组织形态学参数变化及PDGF、TGF-β1、c-fos在幼年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中的表达,为中医药防治儿童哮喘提供临床依据。2.2方法雄性SD清洁级幼龄大鼠,体重95±5g,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4周(Z4)、8周(Z8)、12周(Z12),模型组4周(M4)、8周(M8)、12周(M12),健脾补肺化痰方组4周(J4)、8周(J8)12周(J12),地塞米松组4周(D4)、8周(D8)、12周(D12),每组10只,共分12组,哮喘各组均在第1天和第8天腹腔注射OVA(100mg)+Al(OH)3(100 mg)混合液致敏,第15天开始以1%OVA雾化激发,于造模后第16天开始给予不同药物治疗,各组按照4周、8周、12周不同时间节点处死大鼠。采用仪器及图像分析软件,观察各组大鼠的病理切片、PEF、FEV0.2、FEV0.2/FVC及气道形态学参数;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各时间点PDGF、TGF-β1和c-fosm RNA表达变化;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PDGF、TGF-β1、c-fosm RNA,及PDGF、TGF-β1、c-fosm RNA与大鼠气道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2.3结果正常组与哮喘模型组比较,PF、气道形态学参数、RT-PCR法检测PDGF、TGF-β1、c-fosm RNA的表达,P均<0.01;健脾补肺化痰方及地塞米松各组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P均<0.05;健脾补肺化痰方各组与地塞米松各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PDGFm RNA表达与TGF-β1、c-fosm 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且三者的表达与气道形态学参数WAt/Pbm、WAi/Pbm、WAm/Pbm呈正相关,P均<0.01。2.4结论2.4.1健脾补肺化痰方能改善哮喘大鼠PF、组织形态学参数。2.4.2 PDGF、TGF-β1、c-fos在大鼠气道重塑中表达均增加,健脾补肺化痰方使用后,三者表达均明显减少。表明PDGF、TGF-β1、c-fos在哮喘气道重塑中起作用,健脾补肺化痰方通过下调PDGF、TGF-β1、c-fos实现对气道重塑的抑制。2.4.3PDGFmRNA表达与TGF-β1、c-fos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三者表达与气道形态学参数WAt/Pbm、WAi/Pbm、WAm/Pbm呈正相关。表明PDGF、TGF-β1、c-fosm RNA的表达影响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