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焊点在电迁移及热循环下的微观组织演变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电子产品向着微型化且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使封装密度不断提高,互连焊点尺寸变得越来越小,这使得单个焊点所承载的电流密度和焊点的服役温度与日俱增,从而带来了更多的可靠性问题。在相关研究中,电迁移现象与热疲劳失效一直是可靠性研究的重点,本课题就是在此背景下研究多晶焊点在电迁移与热循环中的微观组织演变。本实验利用丝网印刷与回流焊技术,通过控制回流温度,制备出尺寸均匀的Sn3.0Ag0.5Cu多晶焊点,并对其进行电迁移与热循环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EBSD),分析观察多晶焊点在电迁移与热循环前后的微观组织与晶体结构变化。多晶焊点的电迁移实验是在电流2.5A、恒温150℃条件下进行。试验中发现Sn3.0Ag0.5Cu多晶焊点中在电流出入口处存在电流塞积,且阴阳极有极性效应出现,这些导致了在焊点的阴极容易形成空洞和裂纹,同时造成化合物及Ni层的溶解,并且使得阳极界面化合物更厚。但是与一个及几个晶粒的焊点不同的是,多晶焊点中的晶粒尺寸小,晶粒数目多,晶体取向差大且取向随机分布,焊点表现出各向同性,导致Cu原子的扩散不存在“优取向”与“差取向”,长时间通电后多晶焊点中的化合物长大并不明显,且未出现化合物的长程迁移,电迁移受到了明显的抑制。热循环实验在-40℃至125℃的条件下进行,多晶焊点在热循环中发生再结晶现象且晶粒变得更加细小,再结晶形成的晶界为大角度晶界,焊点中的裂纹发生在再结晶区域,循环2000周期后的焊点在氧化铝陶瓷界面发生断裂。热循环过程中界面IMC的生长除受到温度控制外,还要考虑到高低温停留时间、升降温过程及应力应变的影响,导致IMC生长速率慢于等温时效中的IMC生长速率。多晶焊点的剪切强度随着热循环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断裂形式由初始的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同时由于Cu原子的扩散导致Ni与Cu界面结合力减弱,在剪切试验时发生界面分离。
其他文献
<正>《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是湖南卫视在2014年推出的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版权引自韩国MBC电视台,由谢涤葵及其团队制作,节目一共16期;《爸爸回来了》是浙江卫视2014
2005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长春市双阳区五家子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了5座房址、3个灰坑、2条灰沟,并出土一批石器和陶器。石器制法
针对二次井控中的关井程序,国内外常规做法一般有两种,即软关井和硬关井。硬关井即在不开通节流管汇的情况下,直接关井口防喷器的关井方法。软关井指发现溢流关井时,先打开节
工作压力研究是当代组织行为学中一个很活跃的领域。所谓压力指我们个体处在自己的愿望面临着某种限制、不确定性和某些要求时的一种情景。工作压力则是来自工作环境中的这种
蟑螂是一种重要的卫生害虫,具有快速爬行、怕光、群息、喜湿、食性杂、生长繁殖周期长等特点;在从事蟑螂生态学以及防治等研究工作都要大量人工室内饲养,而蟑螂饲养得好与坏对试
CaCu3Ti4O12(CCTO)不仅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并且在很宽的温区范围内(100400K)介电常数值几乎不变,非线性电流-电压(I-V)特性十分显著。因此CCTO被认为是一种在微电子领域非常有应用
普通微波管受其结构和工作机理等原因的影响,在毫米波,亚毫米波频段的研究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基于电子回旋脉塞理论的回旋管填补了电磁波源频谱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空白区域
环形交叉口在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环形交叉口通行效率严重降低。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上充分利用环形交叉口的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治的不断完善,中国与英美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于是涌现出大量英文汉译、汉文英译的翻译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也不乏误译现象的存在,因此
企业经营生产就会有成本的产生,成本已成为竞争中关系企业成败的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更好的控制成本,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德勤中国与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