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正畸治疗成功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支抗,支抗不足是限制正畸学发展的重要因素。牙弓严重前突、露龈笑、磨牙伸长及推磨牙向后等临床疑难病例常因支抗不足,影响治疗结果。支抗是抵抗不希望发生移动的牙移动的能力,传统的加强支抗的方法如横腭杆、Nance弓、颌间牵引、口外弓等存在稳定性、舒适性、方便性和患者合作性等方面的问题。而微型种植体支抗体积小,植入部位灵活、操作方法简单且可以提供有效的骨性支抗,植入后能够进行即刻加载,在正畸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微植体支抗的成功率仍明显低于修复种植体,国内外学者从微型种植体的材料、形态尺寸,操作方法、加力时机及大小等多方面做研究,取得了宝贵的成果,确定了一些影响微植体稳定性的因素和提高初期稳定性的方法。只有具有高水平的初期稳定性,才能使微植体作为临时支抗应用于临床。微植体刚刚植入后,其初期稳定性仅由微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的机械嵌合作用决定。而当对微植体进行即刻加载时,其稳定性不仅与机械嵌合力有关,还和微植体周围承受载荷的骨量有密切关系。为了确定在上下颌骨不同位置植入时,载荷骨量和植入角度对微植体即刻加载时的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体外实验法,将微型种植体按到骨边缘的不同距离植入家猪髂骨骨块上,通过生物力学方法分析不同载荷骨量对正畸微型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制作骨块模型选择新鲜家猪髂骨作为骨块模型,先沿髂骨长轴在两侧各切去一薄层骨组织,以暴露出髂骨外表面的皮质骨,用游标卡尺测量各髂骨四周的皮质骨厚度,从中选择12块厚度介于1.3-1.5mm的髂骨。用22号的解剖刀剔除髂骨表面的软组织和软骨,用线锯将12个髂骨切割成约长11cm,宽9cm的骨块,然后将骨块嵌入到盛有自凝树脂的模型盒中以固定骨块,自凝树脂在冷的生理盐水下固化以避免聚合过程中散热对骨块的损伤。随后将固定好的骨块模型放入4°C的10﹪福尔马林缓冲液中进行保存。2植入微型种植体2.1在骨块上标记微植体植入位点完全去除骨块表面的软组织后,在骨块模型上描点八个点以确定微植体的植入位置,在距离骨块边缘3mm、4mm、5mm和6mm处分别标记两点,相邻两点的间距是10mm。到骨边缘相同距离的两点中左侧的点为垂直植入,右侧的为牙合向45°植入(微型种植体向一侧骨边缘倾斜45°植入)。2.2在标记点处制作预备洞将手机的转速设定为1100rpm,在预备过程中用冷的生理盐水进行降温。到骨边缘相同距离的两点中左侧的点为向一侧骨边缘倾斜45°植入,右侧的为垂直植入。预备洞的深度固定于7mm,其中预备钻的直径为1.2mm。2.3拧入微型种植体将微植体按预备洞方向顺时针植入,最后换用扭矩仪再进一步拧入至扭矩值为10Ncm。每一个骨块模型上有8颗微植体。3生物力学测试使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拉出力试验。将微植体/骨块模型牢固地夹在万能试验机底座上,微植体颈部通过不锈钢丝与上夹头相连。拉出实验时拉力应平行于骨面且与骨边缘垂直。加载拉力由电脑监控,施力夹板以0.05mm/s的恒定速度向上移动。具体数据以力-位移曲线的形式在电脑显示。当曲线呈现急剧下滑趋势时,停止施力,施力横梁停止移动。记录下所有微植体的(Fmax),即使微植体丧失支抗能力所需的最大拉力。4皮质骨厚度测量生物力学测试完成后,用线锯小心地将骨块模型沿每颗微植体周围切开,切割成八个方形的小骨块,每个骨块上含有一颗微型种植体,利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小骨块四周的皮质骨的厚度(CBT),结果取平均值。结果:1微植体/骨模型形态改变情况在进行拉力实验过程中有一颗种植体被折断,有两颗发生轻微弯曲变形,有两颗被拉出骨块,其它微型种植体在拉力试验完成后仍留在骨块中,仅发生轻微的移动或倾斜。2不同载荷骨量时种植体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2.1当种植体垂直于骨面植入时,随着到骨边缘距离的增加,拉力峰值不断增大(P<0.05)。2.2当种植体倾斜45°植入时,随着到骨边缘距离的增加,拉力峰值不断增大(P<0.05)。3不同植入角度时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3.1种植体距离骨边缘3mm-5mm时,垂直植入组的拉出力峰值均小于45°植入组(P<0.05)。3.2种植体距离骨边缘6mm时,垂直植入组的拉出力峰值与倾斜45°植入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2)。4种植体不同组皮质骨厚度比较:4.1种植体垂直植入组及倾斜植入组皮质骨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载荷骨量影响微型种植体/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一定范围内,随着微型种植体到牙槽嵴顶距离的增加(即增加载荷骨量),可以提高微型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增加其稳定性。在临床上应用微植体时,应在其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微植体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增大载荷骨量,以提高其支抗能力。2.植入角度影响微型种植体/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微型种植体承受垂直于骨边缘的载荷时,倾斜植入较垂直植入更有利于微型种植体的稳定。在临床应用微植体时,应尽量根据需要加载的方向选择力矩较小的角度植入微植体,尤其当载荷骨量较小时应尽量避免植入角度与载荷方向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