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春秋經傳集解》聲訓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训作为传统训诂学中的一种训诂方法之一,也是历来的训诂学家们所常用的一种训诂方法。它是指用音近义通的词来作训。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中就大量使用了这种方法对古代的典礼制度及名物词语等退行了解释,使人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在训诂学史和语言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春秋经传集解》的单音节词进行了穷尽性归纳,共整理出了143对(不含重複)具有声训关系的释词与被释词,在对它们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这143地声训词可的语音、语义关系类型以及探讨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声训的研究价值与不足。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杜预的生平和著述以及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并对本裸题的语料来源、范围、声训界说等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是对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中的声训材料进行分析,從而得出释词与被释词之间的语音、语义的关系,其中,对各类语音关系的分析采用数据统计法,分别统计出其在整个声训材料中所占的比例;第三章总结了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的声训价值以及我们研究的实践意义;“结语”是我们对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这一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其他文献
论文以四章篇幅,对藏文语法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通过藏汉语法比较,分析藏文的三身法的基本结构,并提出了藏文字是音义结合文字之观点,另外还强调三身法是各
本文主要考察“隔”字句的共时特征以及历时发展变化规律。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理论支撑等。考察“隔”字句使用及发展演变
语言是表达观念的一种符号系统,它既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民族的文化,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就必不可少地带有文化内涵。在外语学习以及跨文化交际中,
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产生的生态效应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重要、最直接的方面;区域土壤侵蚀及生态系统土
玛咖于2011年在我国获批为新资源食品,并已有大量引种。玛咖的主要功能成分为一类长链结构的不饱和脂肪酸或脂肪酰胺类物质——玛咖烯及玛咖酰胺。以云南丽江产玛咖原料作为
生物体在遭受刺激时,会产生一种应激蛋白(热休克蛋白HSP)来应对环境的变化,许多生物学研究表明,该种蛋白是低氧诱导因子HIF的靶基因。本实验将斑马鱼放在低氧培养箱中培养两
目的:优选槐角中山奈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山奈酚含量为指标,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对槐角中山奈酚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 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维生素B1加维生素B12 内关穴位注射(Ⅰ组)、肌肉注射加电针(Ⅱ组)和单纯电针(Ⅲ组)共3种方法,治
PM2.5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控制PM2.5及其前驱物VOCs正在成为我国环境管理的重点任务之一,了解和掌握PM2.5及VOCs排放特征对于大气污染控制政策决策
隋代牛弘在其《请开献书之路表》中,谈及隋以前书籍散亡的事件有五次,史称“五厄”。明代胡应麟在《论历代书籍存亡》一文中说“牛弘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指出“书自六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