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对铂电极过钝化区域中硫化钠电催化氧化动力学进行研究,并对反应过程中的串联外阻效应、硫化钠浓度效应和氯离子效应进行探讨;用CCD摄像机实时监测电极表面,观察到丰富的时空斑图;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物种,提出振荡机理;利用KarhunenLoeve分解分析时空斑图。首先讨论了串联外阻和硫化钠浓度对电化学振荡的影响。双电层电势作为自催化变量促进铂氧化物的生成,产生负微分阻抗,串联外阻促进双电层电势增大加强体系的正反馈,硫离子作为消耗铂氧化物的物种是体系的负反馈。当体系中正负反馈作用有滞后环,即硫化钠浓度为1.50 mol/L,串联外阻为300?时,在过钝化区域观察到大幅振荡与小幅振荡共存的HN-NDR振荡,大幅振荡对应硫沉积与溶解的协同化。氯离子的引入对体系的不稳定性特征有显著影响。一方面,氯离子作为金属电极化学吸附物种引入一个新的正反馈;另一方面,高浓度氯离子对铂氧化物的溶解带来体系的负反馈。当氯离子浓度较低时,氯离子引起的吸附正反馈效应较小,对过钝化区域的振荡影响不大;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大,氯离子的化学吸附增强,与硫离子消耗铂氧化物的负反馈相互作用,加强过钝化区域的振荡;当氯离子浓度过大时,氯离子溶解铂氧化物的负反馈为主,正反馈逐渐消失,使得振荡衰减,直至消失。除协同化现象外,在过钝化区域的小幅振荡区域还能观察到螺旋波、闪烁波、前沿波和条纹移动斑图。用恒电位法研究体系过钝化区域的振荡演化过程,振荡电势区域变宽且负移,在小幅振荡区域观察到呼吸波结构,在小幅与大幅振荡共存时观察到呼吸波与协同化的交替。用Karhunen-Loeve(KL)分解时空斑图得到呼吸波有多种模式,能量的百分比较低,而呼吸波与协同化的交替波可以通过一种主要的模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