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命意义的隐忧与超越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qi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不仅拥有种生命,而且具有类生命。类生命把人与动物相区别,它指向人的精神生命。也就是说,人既为满足自然生命而活着,也不断超越自然生命,追问生命的意义。生命意义是人一直寻找的精神居所,是人安身立命的依托。探索生命意义是人对生命的关照。小学生处在人生的起步时期,对其生命意义的关注决定着小学生的存在、生活和发展的方向。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结合小学生本身的特点,提出小学生生命意义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基于当下的生活体验,以合乎其生命的活动方式,实现自我德性的和谐发展和生命智慧的创造生成。然而,深入小学的课堂内外看看当下小学生的生存状态,却令人堪忧,其具体表现有:只见分数不见人,小学生的生命存在被忽视;只见知识不见智慧,小学生的“灵性”渐渐失落;知行脱节的双重人格,小学生德性异化严重;深陷知识学习深渊、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学生的学习脱离了生活世界。究其原因,小学生生命意义的遮蔽与当下教育的几种弊病不无关系。首先,教育的工具化使小学生成了学习的工具和他者获取利益的手段;其次,占有式的知识教学,忽视对小学生智慧的关照,小学生对知识有认知却缺乏理解,有理解却没有生成与超越;再次,德性培育中看重理性认知、轻视情感内化,注重道德管教、忽视情感体验的片面教育,使小学生出现了知行不一、双重人格的现象;最后,当下教育还是一种割裂教育,它割裂了小学生的当下生活与未来生活,割裂了小学生的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影响着小学生的全面生成和发展。因此,教育要以小学生生命意义的召唤为动力,回到小学生生命本身,基于小学生的当下生活,关怀其生命情感,倡导生命理解,以求小学生德性的和谐发展和生命智慧的开启。
其他文献
教育大数据现已成为促进教育变革与创新的技术力量和思维方式,也成为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国内教育大数据的研究主题相对分散,缺乏系统性的梳理总结。鉴于
刑事简易程序具有提高诉讼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之功效。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对刑事简易程序进行了多次改革和完善,两者在类型、条件、启动、审判和救济方面存在着联系和区
企业社会责任自从西方学界提出以来,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普遍观点认为企业在履行其经济职能时,还必须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要求,承担
韩愈诗歌创作很丰富,其"以文为诗"的特点在中唐独树一帜。他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时期:汉魏古风的初显阶段,古朴向奇崛的渐变阶段,奇崛瑰丽的成熟阶段,冲淡圆融的回归阶段。分
<正>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的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学科。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遵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法则,与其他学科相比,又有其自身特点。具
"教师口语"是一门年轻的课程,从国家教委于1993年颁布《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规定全国各高等示范院校必须开设"教师口语"课至今也只有十几年时间。作为一门以技能训
<正>著名美国土著作家莱斯利·马蒙·西尔科(Leslie Marmon Silko)在2010年10月推出新作《绿松石矿脉——一部回忆录》(The Turquoise Ledge:A Memoir),被称为一部"视野广远
目的通过收集照顾者参与家庭会议的体验,深入了解家庭会议对癌症患者照顾者照护过程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15名参与过家庭会议的癌症患者照顾者,进行面对面、
国外的风格学研究者从认知风格学入手,提出了文学风格中的一种分类:思维风格。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隐喻同时也是对叙事小说作品人物思想进行剖析、对其行为进行评论的有效工具,
<正>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科学技术部门提出了伟大的历史性任务,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也为高等院校的科研体制改革指出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