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芳基杂环有机磷酸铝盐作为成核主体,分别含有Li+、Na+、K+、Ca2+、Zn2+五种不同金属离子的月桂酸盐为配体,研究该类复配体协效系诱导等规聚丙烯(isotatic Polypropylene,iPP)成核作用规律。通过偏光显微观察、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性能测试以及耐热性能表征等手段,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复合材料球晶结构、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月桂酸锂(Lithium Laurate,Li L)、月桂酸钠(Sodium Laurate,Na L)、月桂酸钾(Potassium Laurate,KL)、月桂酸钙(Calcium laurate,CaL)、月桂酸锌(Zinc Laurate,Zn L)诱导iPP的成核作用不明显,对i PP的球晶结构、结晶行为以及性能影响不明显;芳基杂环有机磷酸铝(Aromatic Heterocyclic Phosphate Aluminum,AHP-AlOH)对iPP的有较小的诱导成核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iPP的球晶结构、结晶行为以及性能;Li L、NaL和KL与AHP-AlOH复配后对iPP的球晶尺度迅速减小至5μm以下,比纯iPP球晶尺寸小两个数量级,结晶峰值温度可提高20℃以上,成核有效性高达60%以上,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平均分别提高15.0%、44.2%、64.0%。雾度值平均下降72.8%,透光率平均增加13.9%,热变形温度平均升高53.8%。一价月桂酸盐(Salts of Laurate,SL)和AHP-AlOH之间表现出极强的协效成核作用,但AHP-AlOH与CaL、ZnL二价月桂酸盐复配后,成核剂对iPP在球晶尺寸、结晶行为以及力学性能、光学性能、耐热性能的作用效果与AHP-AlOH单独作用相当,此时SL和AHP-AlOH之间并未表现明显的协效作用。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固态核磁共振仪(ssNMR)、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AHP-AlOH、SL复配体系在加热过程中,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情况,揭示了AHP-AlOH/SL复配体之间协效诱导聚丙烯成核机制。其结果表明LiL、Na L、KL、Ca L、Zn L与AHP-AlOH复配后在加工过程中,会向相应的有机磷酸盐转化,并且原位生成的AHPS能够在iPP中以纳米级颗粒均匀分散,其分散效果比本征的iPP的效果好,解释了复配型成核剂的有效成份少但对聚丙烯的作用效果与相应单一成分成核剂作用效果相当,甚至复配型成核剂作用效果更佳。得出AHP-AlOH/SL复配体诱导i PP成核机制为,加工成型过程中,AHP-AlOH/SL复配在i PP熔体中原位生成AHPS;然后AHPS附生诱导iPP分子链结晶成核。以四种不同的二价芳基杂环有机磷酸盐(Salts of Aromatic Heterocyclic Phosphate,AHPS,AHP-Mg、AHP-Ca、AHP-Zn、AHP-Ba)作为成核剂主体,Na L为配体,研究该类复配体诱导iPP成核作的协效作用,通过偏光显微观察、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性能测试以及耐热性能表征等手段,研究复配体系对成核剂成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HP-Mg、AHP-Ca、AHP-Zn、AHP-Ba对iPP的有较小的诱导成核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iPP的球晶结构、结晶行为以及性能;NaL与AHPS复配后使iPP的球晶尺度明显减小,结晶峰值温度可提高20℃以上,成核有效性高达60%以上,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平均分别提高14.8%、33.8%、38.7%,雾度值平均下降50.4%,透光率平均增加6.94%,热变形温度平均升高40.7%。Na L和AHPS之间亦表现出极强的协效成核作用。通过FTIR、XRD研究了二价芳基杂环有机磷酸盐与月桂酸钠在受热后的变化。结果表明,二价芳基杂环有机磷酸盐与月桂酸钠在受热后在分子结构以及晶体结构上均向AHP-Na发生转化,从而使二价芳基杂环有机磷酸盐与月桂酸钠之间表现出对聚丙烯性能提升的协效作用,同时也印证了转化模型的准确性以及这种转化模式亦存在于二价AHPS与Na L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