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在研究范式上,借鉴了Friedman的实验范式,并加以改进.增加了变量"系统教学",旨在探究教学与儿童未来时间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在被试的选择上,选取了4~6岁儿童,强调了儿童未来时间认知能力的发生、发展性.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克服以往有关时间认知的研究缺乏自然性的局限,以贴近儿童生活的"快乐节日"为实验材料,较为全面地研究了4~6岁儿童未来时间的认知特点,结果表明:1.4~6儿童对未来事件的时间表征,最少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儿童能激活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命题.第二种方式是:儿童对未来事件时间的理解,依赖于儿童对事件常规顺序的理解.2.4岁儿童未来时序的认知能力已经开始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时序判断的准确性逐渐提高.影响4~6岁儿童未来时序认知的相关因素有:"教学"、"年龄"和"时距","教学"是影响儿童未来时序认知的主要因素.3.4~6岁儿童未来时间认知策略的发展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多种策略并存.儿童采用的认知策略有:"总体描述策略"、"习俗时间单元概念策略"、"点估计策略"和"猜测".4~6岁儿童未来时间认知的主要策略是"点估计策略"和"习俗时间单元概念策略".4.儿童未来时间认知策略的发展遵循从感性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发展规律.5.影响4~6岁儿童未来时间认知策略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教学"和"具体的生活情境",其中"教学"是影响儿童未来时间认知策略发展的主要因素.6.4岁儿童已经能区分未来事件的时距信息,4~6岁儿童区分未来时距的能力存在很大变化.儿童对未来时距的认知具有分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