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可供勘探面积大,勘探程度低,以此作为目的层的探井仅有33口,获工业气井18口。非目的层井在钻遇该层时也有较频繁的油气显示,说明蜀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有一定潜力,具有较为广阔的勘探前景。但荷包场—永安桥地区须家河组勘探实践表明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水关系复杂,气水不严格受构造控制,在不同构造部位,都可能产气、产水,或者气水同产,没有统一的气水界面。本文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和方法开展了荷包场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须家河组烃源岩主要为须一、三、五段泥质岩,暗色泥岩和炭质泥岩的有机质类型应该以Ⅱ2~Ⅲ型为主,煤岩的机质类型则主要是Ⅲ2型,目前正处于成熟晚期~高成熟早期演化阶段。(2)须家河组在须六段、须四段和须二段储层主要产天然气(局部伴有少量的凝析油)。通过气/源对比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天然气来自为自身煤系烃源岩,主要属于成熟腐植型成因的天然气。(3)利用盆地模拟技术,系统地恢复了各地层的剥蚀厚度及压实厚度,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须二段、须四段各段的古构造图及发育史图,指出荷包场~永安桥须家河组的古构造演化总体上具有相似性和继承性。(4)利用构造热演化法和古温标法过对烃源岩埋藏史、热演化史进行恢复,从上三叠统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来看,研究区须家河组烃源岩的大量生烃和排烃期主要发生在晚侏罗世—白垩纪末期,其成藏时期主要发生在晚侏罗世和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初期。(5)须家河组储层物性总体较致密,天然气二次运移的阻力(毛细管力)较大,浮力作用较微弱,以气体膨胀动力为主。在成藏事件综合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近距离运聚成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