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土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n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本构关系的研究中,通常基于传统的弹性、弹塑性、粘弹塑性理论在考虑水的影响时还结合达西定律或其修正关系;考虑较为复杂的情况是将其中土颗粒变形用传统粘塑性模型加以描述,这些均属于连续介质力学的范畴。传统连续介质理论和现代连续介质热动力学在讨论多组分介质的统观性质时,在实际描述中仍然未给予体积元的几何考虑,这种忽略体积元(即质点)几何效应的理想化在描述细观(颗粒尺度)不连续的岩土类介质时遇到严重的挑战;岩石力学试验表明,材料变形和强度特征与其内部颗粒大小有重要关系;关于土的变形性状研究指出,粒径及形状可能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有限特征比是由李彰明提出的描述介质内部特征尺度与介质整体外部特征尺度关系的一个基本量,有限特征比方法理论(FCRT)就是以有限特征比为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基于不可逆热力学而建立的。FCRT可自然地描述介质渐进不可逆变形的客观现象,对变形局部化问题的描述也非常方便。   本文调研了土体本构关系研究进展,回顾土力学学术界在相关本构描述方面作了哪些工作,并讨论这些工作的特点,使得我们有一个借鉴与比较的基础;针对粉土介质,利用有限特征比理论描述粉土变形规律,试图用孔隙比来表达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对粉土进行三轴试验,研究粉土力学特性,力学响应规律等问题;⑵在上述试验基础上利用有限特征比法本构关系及模型理论,建立了粉土的有限特征比法演化规律方程;⑶基于李彰明砂土扰动效应的细观分析研究,论述了有限特征比值与孔隙比的关系并导出了孔隙比与d50(颗粒平均粒径)之间的关系,建立孔隙比表达的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⑷对孔隙比表达的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粒径表达的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验证。
其他文献
在日光温室中,土壤—空气换热器以浅层土壤作为蓄热体,即冷源或热源,利用土壤和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将通过浅层土壤的空气送到温室内,昼间或晴天降低温室内空气温度,夜间或阴天
911事件中世贸大厦的倒塌,连续不断的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等地的汽车炸弹袭击均给所在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大
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群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路,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成败。薛城小沙河是一条污染较严重的南四湖入湖河流,治理和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当属古代木结构。节点连接是木结构的关键问题,而枓栱连接中国古代木结构两种节点连接形式之一。枓栱是一种十分独特的,集榫卯技术
本文以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断层带参数(包括断层带渗透系数、位置、倾角、宽度)对高放核废处置库近场渗流-传热的影响特征。主要结论如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劣化通常是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不仅受到自身荷载作用的影响,还要同时遭受冻融循环及氯离子的影响。目前,对轴压
目前对非饱和土的本构模型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有一些基础的问题还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简单回顾了非饱和土本构模型研究的发展。在赵成刚教授提出的非饱和土广义有效应力原
莱西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之一。近年来莱西市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污水排放量也逐年递增。于是,1997年建设了
学位
集料的几何特征可以分为轮廓形状、棱角性和表面纹理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集料的针片度、轮廓棱角的突出程度以及集料表面的粗糙度。传统的集料形状测定实验方法多是间接测量,工作量大,方法繁琐且带有主观性。本文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选择粗细集料中的常用种类河砂与机制砂、花岗岩与石灰岩,对集料的二维和三维形状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提取和量化粗、细集料的形状特征参数,进行横向与纵向分布
砌块整浇墙结构是在配筋砌块砌体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总结出来,适应中国建筑业特点、具有“四节一环保”特征的新型结构体系,工程应用中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