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豫北平原是我省水资源匮乏地区,地下水是本区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种有机废水的排放、居民生活污水的下渗、地下输油管道的破裂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等,导致地下水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种类逐年增加,而大多有机物还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豫北平原开展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对于系统的了解评价区域地下水水质和有机污染状况,对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及污染防治、保障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地下水有机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13HASTIT035)”项目为依托,以豫北平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和分析该区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对重点地区进行实地野外地下水调查和采样分析。此次研究共采集37组地下水样,通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和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法对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得到了该区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含量及分布特征,并以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及三氯乙烯为评价因子,以标准检测方法中的检出限作为评价标准,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方法中的参数分级评分迭加性指数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进行了评价。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在37项有机检测项目中,豫北平原地下水中共检出10种有机污染物,分别为苯系物类、氯代烃类。从测试结果来看,研究区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为甲苯、苯、乙苯,检出率分别为89.19%、45.95%、32.43%,检出值在0.61-2.13ug/L之间。地下水中苯、乙苯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甲苯在区域上均有分布。重点污染区在濮阳油田区,已形成一个局部重污染区。 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参数分级评分迭加性指数法评价结果来看,甲苯、苯、乙苯是研究区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综合污染指数为重度污染的有30个井点,占总样品的81.08%,属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