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happy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状态和功能变化的研究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状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慢性扁桃体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噻唑蓝(MTT)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同时检测细胞活性状态和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慢性扁桃体炎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慢性扁桃体炎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较健康对照组凋亡增加(P<0.05),细胞因子分泌能力增强(P<0.05)而细胞活性降低且吞噬功能减弱(P<0.05)。结论:慢性扁桃体炎影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免疫状态和功能,能使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因子分泌能力异常增强,但同时使细胞活性降低且吞噬功能减弱。第二部分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研究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4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和52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初始T细胞、功能T细胞、激活T细胞及凋亡T细胞亚群百分比,并结合血清胱抑素(CystatinC)、ASO和ESR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3~+CD8~+T细胞、CD4~+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CD4~+HLA-DR~+T细胞、CD8~+HLA-DR~+T细胞、CD8~+CD95~+T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应细胞亚群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CD4~+T细胞、CD4~+CD45RA~+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减少,CD4~+CD45RO~+T细胞、CD8~+CD38~+T细胞和CD4~+CD95~+T细胞增加,CD4~+/CD8~+和CD4~+CD45RA~+/CD4~+CD45RO~+比值下降,与健康对照组相应细胞亚群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外周血CD4~+CD45RA~+ T细胞百分比与其血清Cystatin C浓度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外周血各T细胞亚群变化特点的系统研究,证实了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机体存在T细胞免疫平衡紊乱。CD4~+CD45RA~+ T细胞的变化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肾损害密切相关。第三部分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表达变化的研究目的:研究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及其趋化因子水平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慢性扁桃体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生长相关基因产物-α(growth-related gene product-α,GRO-α)、粒细胞趋化蛋白-2(granul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2,GCP-2)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探讨分析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水平与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 O,ASO)、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之间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IL-8、GRO-α、GCP-2和MCP-1诊断慢性扁桃体炎肾损害的参考价值。结果:慢性扁桃体炎组患者外周血血清IL-8、GRO-α和MCP-1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GCP-2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扁桃体炎组患者外周血血清IL-8表达水平与ESR呈正相关(r=0.475,P<0.01)并且与血清Cystatin C水平呈正相关(r=0.314,P<0.05),MCP-1表达水平与血清Cystatin C水平呈正相关(r=0.703,P<0.01)。扁桃体切除术后一月,慢性扁桃体炎组患者外周血血清IL-8、GRO-α、GCP-2、MCP-1和Cystatin C表达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经ROC曲线分析及检验比较,MCP-1诊断肾功能损害的最佳截值为516 pg/ml,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2.93%,对慢性扁桃体炎肾损害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慢性扁桃体炎使患者血清趋化因子表达水平升高,而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血清趋化因子表达水平。其中血清MCP-1表达水平与肾功能损害相关,具有一定的诊断参考价值。第四部分慢性扁桃体炎激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信号途径升高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研究目的:研究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MCP-1增高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慢性扁桃体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LISA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MCP-1的表达,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胞浆和胞核中IκB、p-IκB、NF-κB的表达。同时,给予TNF-α或PDTC,比较上述各指标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慢性扁桃体炎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MCP-1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胞浆中IκB表达减少,p-IκB表达增加,从而使其NF-κB活化,在胞浆表达减少,同时在胞核表达增加,导致MCP-1mRNA表达增加,MCP-1蛋白产生及分泌增高(P<0.05)。给予TNF-α培养,显著激活NF-κB信号途径,MCP-1 mRNA表达显著增加,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MCP-1显著增加(P<0.05)。反之,给予PDTC培养,显著抑制NF-κB信号途径,MCP-1 mRNA表达显著减少,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MCP-1显著减少(P<0.05)。结论: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活化NF-κB信号转导途径增加MCP-1的表达。第五部分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受体CCR2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研究目的:研究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CR2表达情况,以及MCP-1与CCR2的相互作用情况。方法:分离慢性扁桃体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CR2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定量检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CR2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定位CCR2表达情况;趋化试验检测MCP-1与CCR2相互作用情况。结果:慢性扁桃体炎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CR2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CCR2在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胞膜上强阳性表达。MCP-1对CCR2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趋化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增强。抗CCR2抗体能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趋化运动。结论: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胞膜表达CCR2增加,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MCP-1与CCR2相互作用,可以引导趋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MCP-1浓度高的部位运动。
其他文献
为积极响应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期刊选题宣传活动,《工程质量》以“中国质量?筑基建业”为选题,经中宣部出版局组织专家评审,“中国质量?筑基建业”成功入选5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节能减排、甩挂运输等专家库专家及多式联运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路货运分会专家委
<正> 我厂的红B生产不同于同类产品的磺酰化生产工艺路线,而是采用乙酰化的工艺生产方法。采用乙酰化法成本低,三废少,毒性小,但因成品粒子较粗,粉碎过程劳动条件较差,且造成
一、中国人群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诊断平台的建立目的分析26个中国人群遗传性视网膜疾病(Hereditary retinal diseases,HRDs)家系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遗传学基础,初步建立HRDs基
现如今.政坛上有一股邪风刮得甚猛——官员迷信。有些党员干部,甚至是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不信科学信佛学,不信马列信“大师”。他们进庙烧香,见神磕头,仕途失意求签问卦,热衷选用“
期刊
论文通过搜集相关规范、图集,施工工艺等相关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对地上车库的破坏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统计,总结了导致地上车库保温层和防水层被破坏的成因,提出了防治此类质量
第一部分 组织因子(TF)在喉癌侵袭转移中的相关性研究目的为了探求组织因子TF和喉癌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喉癌病人的癌组织(carcinomatous tissues, CT)和癌旁组织(pericarcinom
目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属于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范畴,此类疾病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
研究目的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视网膜变性中最常见的一组以进行性光感受器细胞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itis pigment epithelium,RPE)功能丧失为共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