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波导缝隙天线方向图赋形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线作为射频前端设备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辐射方向图是衡量天线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并影响整个无线系统的性能,因此越来越多的通信系统对天线波束形成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天线的种类繁多,其中波导缝隙天线自从提出就被广泛研究和使用,这是因为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具备许多优良的特性,比如结构紧凑、重量轻、口径效率高、功率容量大和容易实现低副瓣及超低副瓣等,在雷达和通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波导缝隙天线可以实现单元的幅相控制,易于进行方向图赋形。因此本文聚焦于波导缝隙天线波束赋形的研究,在平面波导缝隙天线波束赋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动共形实现波束赋形的方法。主要包含W波段双面低副瓣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和Ka波段基于主动共形的具有余割平方波束的波导缝隙天线。1.W波段双面低副瓣波导缝隙阵列天线1)针对W波段小型机载平台上的成像雷达系统天线整体集成度和性能之间的问题展开研究,在小体积小重量下的前提下,实现天线的高增益、低剖面、轻量化和精准波束赋形,通过调整缝隙的谐振长度,宽度以及偏移量,可以控制各个缝隙的辐射能力,从而完成H面的低副瓣设计。在E面上使用了延迟线来补偿不等功分馈电网络带来的相位差,完成E面的低副瓣设计,最后基于多层PCB工艺完成了天线的加工并测试。本文研制的W波段双面低副瓣波导缝隙阵列天线的E面和H面的副瓣电平均低于-20dB。2)在上述PCB版本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减小天线占地面积需要放弃使用延迟线,而选择在馈电网络层完成相位补偿,首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E面不等功分器来实现在小间距下的同相不等幅输出,通过适当调节E面的不等功分器,可以在在E面实现效果更好的低副瓣效果。同时通过调控缝隙的偏置和谐振长度,实现H面的方向图赋形。最后基于MEMS(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体硅工艺设计了阵列规模为16×16的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并测试,最终研制了W波段双面低副瓣的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在2GHz的带宽内,反射系数小于-12.5 dB,E面和H面的波束宽度均大于4°,E面和H面的副瓣电平均小于-26.7 dB。2.Ka波段基于主动共形的具有余割平方波束的波导缝隙天线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平面缝隙阵列天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在复杂波束成形中的应用。例如,平面缝隙阵列天线的相位分布是有限的,不能任意调整。本文设计了一种H面具有余割平方方向图的主动共形波导缝隙天线。它可以通过主动弯曲阵列形状来控制相位分布。天线单元的纵向位置被充分利用,以打破相位控制的限制。基于此,主动共形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可以独立地调制幅度和相位分布,从而实现复杂的远场方向图。采用3D打印技术,将天线结构整体印刷。余割平方波束覆盖范围为40°,在35GHz、35.3GHz和35.6GHz下分别获得了12.4dBi、13.3dBi和14dBi的峰值增益。
其他文献
电磁吸波器作为常用的电磁屏蔽,电磁隐身材料,在天线暗室、通信测试、反侦查、抗干扰等各种民用、军用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近年来随着超表面的研究,结构式电磁吸波器也一同迅猛发展,学者们对电磁吸波器的工作带宽、结构剖面、极化、角度稳定性、多功能性、天线集成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此外还提出了多种吸波器的设计方法,目前常规吸波器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了。然而大角度吸波特
近些年来,太赫兹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与关注。由于太赫兹波具有低能量特性、相干性好、成像分辨率高等诸多特点,在雷达隐身、安检成像、无线通信等方面彰显出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并且,随着电磁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吸收效率、宽频带范围的太赫兹吸波材料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目前,太赫兹吸波材料主要遵循厚度薄、质量轻、吸收带宽大、吸收强度高四个要点。然而当下大多数的太赫兹吸波材料或多或少的都存在
3mm固态功率合成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毫米波成像系统、拒止武器、毫米波雷达、毫米波测量仪器等领域,其具有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势。这些应用场景都需要功率源,功率越高则作用距离越远,抗干扰能力越强,但是单片固态器件的输出功率有限,离上述应用场景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功率合成技术来达到更高的输出功率。合成效率、饱和输出功率、工作带宽是功率合成的重要指标,合成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功率合成放大器的
生物电位监测在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作为生物组织和后端信号处理之间的桥梁,生物电极是生物电位监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刚性电极相比,柔性生物电极可以实现与生物组织的保角接触,有助于采集高质量的生物电信号,同时可以有效减小对生物组织的损伤。因此,柔性生物电极受到生物学、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柔性生物电极制备中常用的柔性材料主要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在众多科学与工程领域,我们经常需要数值求解带奇性的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这类问题一直吸引着许多数学家和工程师的注意。本文中主要研究求解带小参数的抛物方程奇异摄动问题以及平面星形区域上的二阶椭圆方程界面问题的数值方法。本文首先提出了求解抛物方程奇异摄动问题的量身定做有限点方法。这类问题由于最高阶项前面带有小参数,所以会在部分区域边界上产生边界层或在区域内部产生内层。在边界层或内层里,问题的解变化非常
随着现代微波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对稳定度高、结构简单和成本较低的频率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微波毫米波频段,通常通过倍频技术得到高性能的频率源,而如何实现高效率、高功率的倍频技术也是近年来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对高效高功率倍频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PIN二极管设计了高功率三倍频器,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波导-多层基板电路-波导的高效率三倍频器。1.基于PIN二极管,设计了高功率平面型三倍频器。首
随着火箭发射成本降低、卫星制造能力提升、集成电路技术进步等,卫星通信发展迅速。与中高轨道卫星通信比较,低轨道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时延短、数据传输率高等优点。为了在平台载体运动过程中保障与Ka波段高通量卫星的信息传输,研制具备“动中通”能力的小型化卫通终端设备具有重要意义。波束扫描天线是满足该应用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而收发一体的波束扫描天线具备更紧凑的结构特点。为了克服星地之间电磁波穿过电离
太赫兹(THz)电磁波,一般情况下是指频率介于0.1THz到10.0THz的电磁波,其所对应的波长处在0.03mm到3mm之间。这个波段的太赫兹波正巧处在亚毫米波和红外光之间,因此具有了广阔的系统带宽和高穿透性等优良的性质,并在生物成像、材料科学、通信雷达等领域拥有重大的研究价值。然而随着大众对太赫兹辐射源的高频率、高功率的迫切需要,缩小的结构尺寸难以实际加工,电子束能量的大幅上升,效率低下等问题
太赫兹(THz)波有着许多优异的特性,如高频宽带性、低能性、高时间分辨率等,使其在无线通信、安全检测以及缺陷检查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在这些太赫兹应用场景中,太赫兹波调控技术不可或缺。在现有的光控太赫兹调控器件中,半导体调控器件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硅基器件最受关注,但硅(Si)受限于其载流子寿命难以实现对太赫兹波的快速响应。砷化镓(GaAs)载流子寿命短,可用其制备对太赫兹波快速响应的调制器件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推陈出新,对射频前端器件提出了多频段支持,大带宽,抗干扰等新需求。双频功分电路可应用于复杂系统的不同频段,有利于实现器件小型化和提升系统兼容性。非互易滤波器在带外抑制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端口隔离效果,实现模块的抗带内干扰特性。因此,对高性能射频前端无源电路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对比给出了三种功分拓扑结构的特性,通过奇偶模理论分析了二路等功分Wilkinson电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