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宁静、优雅、克制的“西川体”让西川在诗坛上站稳了脚跟,纯粹神圣的纯诗倾向使西川向神秘主义贴近。带着宗教般的虔诚和敬畏仰望宇宙奥秘、思考生命真谛、守望灵魂家园,是西川前期诗歌主题。1992年以后,黑暗、喧哗、不和谐的“伪箴言体”成了西川的新形象,此时的西川擅长以混乱和反讽来表现神秘的世界,努力呈现出一种融叙事性、歌唱性、戏剧性于一体的综合效果。总之,从纯粹到混乱,从整饬到散体,从神圣到神秘,西川都以自己的诗体创新实践着对神秘世界的独特探究。本论文试图透过诗歌文本探寻西川神秘主义创作倾向的表现,通过西川的个人经历挖掘其神秘主义创作倾向的成因,并力争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神秘主义这一审美特质予以合理的评价。绪论部分,简介西川、本文论点及神秘主义复归的时代背景,并在神秘主义写作诗人群中,引出独有特色的西川。第一部分,结合文本,以“沉默”、“死亡”和“乌托邦”为例谈西川诗歌的神秘主题,这些主题统摄了西川的诗歌,处处闪烁着神秘光辉。第二部分,分析诗歌意象,从普通意象的翻新、宗教意象的借用和神秘幻象的创造等三个方面,谈西川神秘主义倾向在意象方面的集中体现。第三部分,论述话语方式,指出“西川体”和“伪箴言体”的形成及特征,并探寻其如何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承载西川的神秘主义。第四部分,探究神秘来源,从思想、文学、历史和个人经历等方面,寻找西川神秘主义创作倾向的形成原因。结语部分,思考西川神秘主义诗歌的当下意义,指出神秘主义虽然使西川创作达到一定的高度、具备独特的审美气质,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隔离生活、疏离读者的缺陷,并由此反思当代文学中渐成风气的神秘主义创作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