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船撞下部结构响应及桩土作用模式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船桥碰撞事故愈发频繁,尽管并非每次事故都会造成桥毁人亡的严重后果,但也会极大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对于特大的船桥碰撞事故,除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外,因撞桥后交通不畅而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开展船桥碰撞的深入研究是相当有必要的。本文针对船舶撞击桥梁下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简要介绍了桥梁船撞数值仿真的基本理论,利用 ANSYS的参数化语言APDL对不设防撞设施的桥墩受船撞进行了精细化有限元仿真,探讨了建模中材料本构的选取及失效准则的判定方法、船艏与桥墩接触作用、水流作用、摩擦问题、桩土共同作用等关键问题,基于接触单元法建立了船撞桥梁下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2)运用LS-DYNA程序求解所建立的船撞模型,分析了碰撞系统的能量、桥墩整体响应情况,掌握船舶撞击在桥墩上的传递情况;此外,还对受撞桥墩进行了局部响应分析,得到了直接碰撞区域的集中应力和桥墩弯曲变形导致的应力响应大小及分布情况,进而对比了它们对桥梁下构的危害程度。  (3)针对接触单元法中影响船撞桥响应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桥墩响应随各因素的变化规律;然后分别基于等效桩长法和集总参数法简化考虑桩土作用建立船撞分析模型,探讨了桩径倍数和动力放大系数的选取对桥墩响应的影响;最后针对三种桩土处理模式下碰撞响应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深入研究简化模拟桩土相互作用时桩径倍数和动力放大系数的选取对计算精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新型高分子材料聚氨酯的优良性能,采用聚氨酯材料代替传统的混凝土,在钢管内部浇灌聚氨酯,便形成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即钢-聚氨酯夹层组合结构。该复合夹层管节点有着
置于自然环境中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由于太阳辐射的温差产生的应力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与恒、活载产生的应力属同一个数量级,甚至使混凝土结构物发生严重的开裂。国
腐蚀环境下服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长期受到腐蚀作用,造成混凝土性能劣化、钢筋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退化,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降低而提前发生破坏。目前,由于
昔格达滑坡是西攀高速公路沿线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之一,对其治理大多数采用抗滑桩,锚固段均在昔格达岩层中。昔格达岩层的性质类似极软岩,现行各规范对极软岩中的抗滑桩未有明
在现代交通运输业中,铁路担负着大部分的运输工作量。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铁路运输的速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速铁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交通工
地震中,绝大多数建(构)筑物的破坏是由强地震动造成的,其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地震动的三要素(幅值、频谱和持时)。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地震动持时研究现状及动态的基础上,
随着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与此桥型相关的问题也被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悬臂施工法在连续刚构桥中广泛应用,大跨径桥梁的施工监控方法也需进一步研究和
索穹顶是由美国工程师Geiger提出的一种大跨度空间柔性结构体系,其构思巧妙、受力合理、造型新颖、造价经济,是迄今最接近于Fuller所定义的张拉整体体系的结构型式。 本文
拱桁架因其造型美观、传力明确、施工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中。作为一种大跨空间结构,其抗震性能的研究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目前
随着经济的发展,软土地基上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地基处理技术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型实用的技术地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其中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就是比较常用的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