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因子下的公司收益与股市异象——中期动量和长期反转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对上市企业未来收益进行有效预测,对该企业未来发展和走向具有重要意义。而股市异象作为未来收益预测的关键,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股票收益的动量与反转作为两种最典型的股市异象一直是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美国金融市场,这种讨论更加浓烈。而股市股市未来收益的预测,国内外研究者都有过大量的分析和探讨。但需要一提的是,中国市场因为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使得在收益的可预测性研究上,并不是一帆风顺。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研究的重点落在有效预测收益,解释股市异象的问题上。我们通过上市公司账面/市值比(BM)和股本回报率(ROE)指标构建MC[1]模型,对预期收益的截面特性进行研究。同时,根据该模型与CAPM模型构造收益差,得到赢家输家组合,进一步,得到异象解释模型。随后,我们以CAPM模型的零解释力为基础,发现异象解释模型在中期动量和长期反转的解释说明上呈现出一定的解释能力,且对中期动量的解释能力更强。随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证明,模型解释力主要来源于BM因子。  在获得上述研究结果后,紧接着,我们将脚步放在MC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收益预测和稳健性检验上。通过大量实证检验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收益率具有时变特性,且模型对两年内提前期下的持有期收益表现出适度的预测能力。实际收益与通过模型预测得到的预期收益之间的相关回归斜率系数达0.53,这也就表明该模型在面对中国股票市场时仍呈现出一定的预测能力。随后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证明,模型面对不同样本年限和季节性收益波动时,呈现出相当的稳健性,而不同时期roe条件下,模型却表现的不够稳健。  本文研究表明,MC模型中的ROE与BM两个因子是该模型具有未来收益预测和股市异象解释的关键因素。在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股票收益预测以及对美国股市进行异象解释说明时,BM因子都显示出卓越的能力。且基于该模型的优势与CAPM模型的组合也在中期动量和长期反转的解释上呈现相当的能力。综上,MC模型预测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多个周期持有期期望收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这不仅为上市公司发展经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并且为股市未来收益预测股市异象解释开辟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EPC合同条件下承包商风险管理的工程实践中,主要进行以下研究:(1)构建了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它是由风险识别、
DMU的选择和有效DMU的再排序是DEA应用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在进行DEA评价时,只有正确地选择DMU和对有效DMU再排序,才能得到科学的评价结果和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关于DMU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