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责任理论探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责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生活因为有了责任才有了道德的根基。古往今来,责任主要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履行职责义务意义上的,二是承担后果过失意义上的。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系统研究后者意义上的责任的哲人,他虽然没有提出过责任的概念,却从行为的自愿性入手,回答了“人在何种情况下应当为自身行为负责”的问题,构建了他的责任理论。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探究亚氏的责任理论:首先,在现代责任理论研究的视野下,梳理责任所包含的要素以及相关问题,并以此来观照亚氏的责任理论,发现其理论主要涉及“责任主体”、“责任归因”与“责任的实现路径”等问题,由此确定亚氏责任理论的基本脉络。其次,在亚氏责任理论中,确立其责任主体。通过分析他的诸多论述,发现亚氏的责任主体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行为者拥有理性,二是责任归因的有责性。而动物与儿童因为不满足第一个条件,所以不是责任主体,可以免责。再则,详细考察了亚氏在责任归因问题上的依据,这也是他的责任理论的主体内容。我们之所以把责任归于行为者,是因为他的行为是自愿的、选择的或出于品质的。而行为者若是可以免责,则是因为他的行为是被迫的或出于无知的。之后,阐述了行为者承担责任的两条路径:通过接受他人的道德评价来承担道德责任;通过接受法律的制裁来承担法律责任。最后,揭示了亚氏的责任理论对自身的价值、对后世研究的贡献以及它的现实性与局限性。
  总而言之,本文旨在从现代视角下,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亚氏责任理论中所包含的责任问题,分析亚氏的解决方案,以此审视其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从而为人类为自身行为负责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其他文献
知识只取决于认知因素,即与真假相关的因素,如证据、可靠性及安全性等。这曾是知识论领域的一条金科玉律,但目前正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范特(Jeremy Fantl)和麦克格雷斯(Matthew McGrath)首当其冲,主张知识与行动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得知识不仅仅取决于认知因素,还部分依赖于非认知的实践因素,如风险等。这种看法渐成风潮,被称为知识论的实用入侵(pragmatic encr
学位
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有着矢志不渝的兴趣和追求,回顾马克思一生的学术研究经历,其中对于历史科学的研究,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本文所研究和探讨的《卡尔·马克思历史学笔记》(以下简称《笔记》)是一部由马克思在晚年写作并完成的,篇幅巨大、内容丰富的历史学研究笔记。这部著作集中反映和体现了马克思在晚年的思想动向和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卡尔·马克思作为19世纪,乃至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现实性上,其难以
学位
商品拜物教是伴随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现象。商品交换本是用来满足人类朴素的生存和发展的生活需要,但是在交换流通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替代,产生了商品拜物教。马克思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制度,对商品拜物教现象及其危害进行了深刻地分析与批判。反观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发展,商品拜物教有所显现,并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本文在理论上全面阐述马克
学位
霍克海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和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霍克海默深入分析了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思想、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以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批判理论。  本文是在阅读霍克海默著作和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霍克海默技术理性批判思想的产生、主要内容、理论价值和局限性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主要是问题的提
学位
汽车工业发展始于蒸汽机问世,直到内燃机出现,汽车的发展水平获得进一步提升,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却为自然环境带来了隐患。传统燃油汽车的广泛使用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引发的生态问题逐渐升级,矛盾冲突在所难免。随着人们绿色发展意识觉醒,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共识。  本文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政策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几个角度阐述绿色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为更好的指导我国目前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在马克思的诸多著作中,都展现出马克思对自由的价值追求。他着眼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对资本逻辑的揭示中探讨人的自由实现问题,形成了独特的自由思想。本文以文本为依托,以资本逻辑批判为视角,对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作出系统阐述和意义分析。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导论部分说明本题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重点阐述了资本逻辑的扬弃与自
学位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伦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性的理论。马克思的伦理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中,其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幸福、自由和博爱的人道主义道德,还有通过对阶级、利益、制度等社会关系中的阶级道德的批判而提出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其立足于人民、为贫苦民众服务的价值立场、追求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价值理想、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精神以及从现实出发立足于社会关系
学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基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思想,注入黑格尔劳动概念所具有的厚重历史感,运用实证经验方法,以商品生产为逻辑起点,实现了对私有制下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方式社会架构的深度剖析。发掘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范式下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关系,及其商品生产方式下,掩盖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不可调和的社会主体性矛盾。马克思看到了无产阶级在把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抗争中,所潜藏人的解放这一巨大可能性,从
学位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无人驾驶代替人类驾驶员实现驾驶抉择,将有望使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为零,还能极大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道路通行率。同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一样,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汽车产业,将突破传统汽车技术的瓶颈,给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前景。纵观汽车发展史,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除了应用计算机、互
马克思是热烈的人道主义者,可以说,马克思终身都在寻求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的解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中马克思就以劳动理论为核心来探索全人类解放的路径。其《资本论》也被称为解放论。解放指向人的解放,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人的自由发展又必须通过劳动解放的形式来体现,内容是劳动解放。马克思在其思想变革史中到找到了人的解放的钥匙。而人的解放又必须体现为劳动解放,只有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