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利权质押融资作为中小科技企业一条重要融资渠道,受到广泛关注,也是评估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我国现有评估技术与评估机制不够健全,使得质押融资视角下的专利估值有失公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融资方式的发展。实务中常常使用收益法来评估专利权质押价值,而质押专利往往是专利组合的形式,专利组合质押融资估值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公认的评价体系,比如在收益分成率的确定方法上缺乏业内规范,不能科学合理的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评估报告具有较大的公信度,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了专利组合质押融资难得问题。破局之路是要尽快探索出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专利组合质押评估的方法,出具使得融资双方和业内都抱有较高的认可度的专利组合质押评估报告。因此,文章以收益分成率和风险量化系数为突破口,在充分考虑专利组合收益分成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和质押融资视角下的各方面风险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构建价值评估模型,希望为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为评估机构提出一种可尝试的方案,为将来的专利评估研究学者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参考。专利权作为无形资产,其首要方法为收益法,如何依据收益法的基本原理结合专利权质押评估的特殊性来求取被质押专利权的价值是此类业务开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收益分成率评价体系的构建与风险量化系数的估计,本文的研究是站在专利质押融资的视角上,研究对象为专利组合,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专利组合质押价值评估的背景和意义,阐述在当下中国,研究此课题的迫切性和实务中中可以带来的借鉴意义。其次是通过参考文献的阅读和研究,归纳与总结出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专利质押价值及专利组合相关理论,包括专利的内涵与分类、专利组合的概念与特殊性、专利价值的基础理论、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实务中常用的评估方法及各自的局限性与适用范围,阐述质押的内涵与专利质押在我国的现状,进一步理解质押评估中质押的含义,帮助我们去理解质押风险选择的考量因素。第三部分,提出本文的评估模型,对收益分成率以及质押风险系数提出自己的量化方案。改进确定收益分成率的方法是建立多重评价体系计算调整系数,并在行业取值范围基础上确定。风险量化系数的确定需要构建多层级评价体系,层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需要应用专家打分法。其他指标如未来状况调整系数、折现率和收益年限的计算也简明阐述了计算方法。其中未来状况调整系数的选择会论述的较为详细,未来状况调整系数是未来更合理科学的估算企业的预期收益,在各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采取专家打分法,在根据各指标给具体专利评分时需要详尽的分析市场情况、公司情况等。第四部分,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的案例应用,本文选取的案例是某上市公司的洗衣液专利组合,首先在专利检索平台上了解该公司各项专利的详情,并研究其中的专利组合,形成目标评估专利。然后搜集公司数据,了解公司业务构成,通过专家打分得出收益分成率与风险系数的指标评分,其他参数依次进行科学的计算。具体评估实务中掌握的信息会更多,分析的也会更详尽,结果也会更加科学。第五部分,总结与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本文在文献基础上,从法律、技术两个维度构建了收益分成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信用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评估风险四个维度构建了风险量化系数的评价体系,对于评价指标间存在的模糊性、依赖和反馈关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权重。并以某上市公司的某项专利组合为案例,进行质押融资价值的估算。该方法有助于为从企业专利组合融资提供量化评价的方案,有助于专利融资相关参与者达成合作,有助于企业研判影响专利组合质押融资价值的关键要素,对专利组合进行优化、加强专利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地位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