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石油资源紧缺的现象越来越凸显,而另一方面,废油乱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废柴油作为废油中的一种,其再生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言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我国废柴油再生行业的现状,开发一种经抽提-絮凝处理,结合无机陶瓷膜过滤与白土吸附精制的废柴油再生新工艺,进而得到合格的燃料油。通过恒温沉降实验,以废柴油中机械杂质去除率为指标,得到适宜的沉降温度为60℃,沉降时间为20h。抽提-絮凝实验中选用异丙醇、正丁醇及丁酮作为溶剂进行对比,分别考察了三种溶剂的剂油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渣层形态、再生油收率、酸度、硫含量的影响。选用最佳絮凝剂为异丙醇,此时最佳工艺条件为:剂油比4:1,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再生油收率为73.5%,酸度为7.65 mg KOH/100 mL,硫含量为0.205%。与废柴油相比较,酸度降低9.10mg KOH/100 mL,硫元素去除率达65.20%。在无机陶瓷膜过滤分离实验中,探讨了过滤操作温度和膜孔径大小对膜过滤通量、再生油机械杂质含量、收率、酸度和硫含量的影响。在真空度0.095 MPa下,陶瓷膜过滤再生最佳工艺条件为:膜孔径100 nm,操作温度60℃。在此条件下膜通量为156.7 L/(m~2·h),过滤后减压蒸馏所得再生油收率达到74.73%,机械杂质含量为0.16%,酸度为6.57 mg KOH/100 mL,硫含量为0.157%,透光率为43.57%。与废柴油相比,其机械杂质含量减少了5.3%,酸度减少了10.18 mg KOH/100 mL,硫元素去除率达73.34%,透光率提高了30.92%。活性白土精制工艺通过正交实验探究白土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再生油收率和透光率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工艺参数,即白土用量为15%,吸附温度为75℃及吸附时间为40 min,该条件下所得再生油样收率为83.7%,透光率为82.3%。对经恒温沉降及抽提-絮凝预处理-无机陶瓷膜分离-白土精制后再生柴油理化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其粘度、密度、残炭含量、硫含量、机械杂质含量、酸度、闪点、水分含量均达到船用燃料油国家标准(GB/T17411-2015)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