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发现的第一个生物灰岩油藏,王徐庄油田经过近50年的勘探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产量逐年递减.分析影响其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对其主力含油层系
【出 处】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发现的第一个生物灰岩油藏,王徐庄油田经过近50年的勘探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产量逐年递减.分析影响其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对其主力含油层系沙一下生物灰岩地质认识程度较低,尤其对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对注水开发后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缺乏准确的认识,导致油藏后期调整难度大,开发效果难以改善.该文以沙一下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重建精细地质模型和改善开发效果的研究工作.在进行油藏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非均质特征及油藏开发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和改善开发效果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通过该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针对生物灰岩油藏,提出了以搞清剩余油分布为目标,以微裂缝和微构造识别为构造研究重点,以单砂体和流动单元为基本研究单元,集油藏地质、测井、油藏工程、现代油水井测试等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为一体的技术思路.2、采用测井解释和油藏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微裂缝的研究,初步搞清了裂缝分布规律及其对储层非均质性和注水开发的影响,为开展剩余油分布研究奠定了基础.3、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油藏工程方法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得出了渗流屏障遮挡区、正向微型构造及井网注水滞留区是剩余油富集区的结论,并通过矿场实践取得了突出的效果.这对该类油藏开发生产和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简述了地热能资源属性和地热资源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最近的发展概况.根据华北油区地热储的热源、水源、热水运移方式和传热机制等,使用二维层控分布模型描述油区
该文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入手,以开发时间为主线,静动结合,多学科协同,由点到面,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深化了油藏的再认识,探讨了成熟油田高含水期剩
随着柴油发动机机内净化技术的进步,柴油车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状物质变得越来越小,大量研究表明柴油车排放的小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机动车的小颗
火烧山油田为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1988年全面投入开发,1991年综合含水比就达52%.1991年曾用分层注水控制含水上升率,收效甚微.通过研究证明高角度直劈缝将上下储层沟通形成
针对范庄油田范1断块Ef砂体具体的地质和开发特征,开展了可动凝胶调驱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包括地质建模;水驱历史拟合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提出该区块可选择的可动凝胶品种及
低电阻率油气层是一类比较复杂的油气层,其深入研究对于发现新的油气层,增加油气储量,以及老油田挖潜增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按成因类型对五种比较典型的低电阻率油气
本文从机理上及矿场条件两方面剖析了注水压力上升的原因,并通过实验确定了主要原因,是机械杂质及细菌的堵塞,同时还剖析了由文南油田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压力下降、温度下降
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汽车的品质越来越关注,在众多衡量汽车品质的指标中,汽车的NVH性能已经成为决定汽车品质的最重要的指标。而客车多用于长途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