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语言变异及其在译文中的再现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an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尔兰作家和诗人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作为小说艺术的革新者,他扩展了西方小说的表现力,虽然一生只写了三部长篇小说,但每一部都堪称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自传性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他第一次运用意识流手法写就的长篇小说,小说除了明显的自传色彩、丰富的语体混杂、优美的意识流特点、写作手法的内聚焦之外,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语言变异”(linguistic deviation).。语言变异是对语言中现行规则系统的偏离和违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它在作品中的使用,增加了文学审美力,拓展了审美宽度,延长了审美时间,达到了“前景化”(foregrounding)的艺术效果,语言变异在《尤利西斯》中的使用炉火纯青,但在《画像》中只是初现端倪。对于如何在中译本中再现这种变异,以更好地表现乔伊斯风格和小说情感,提高译本质量,研究者需要分析和探讨。本文借鉴了Geoffrey N. Leech关于语言变异的划分理论,并结合小说自身语言特色,将全文分为三大章,来探讨《画像》中各种形式的语言变异现象及其在译文中的再现问题。第一章主要从语言变异的“实现层”(realization level),即语音变异(phonological deviation)和书写变异(graphological deviation)着手,对《画像》中出现的头韵、类音、和音以及词尾相似等语音变异现象,无切分句和多处切分句所形成的意识流思绪绵延或阻隔的书写变异现象,进行原文分析和译文比较,对其变异特点及其在译文中的再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适当给出了自己的试译,得出翻译时应尽量保留这些变异,语音变异有利于体现小说音乐化、诗化倾向,书写变异有利于展现人物思想,体现意识流特色,可通过汉语押韵、节奏、音调顿挫、"v+ing"等手段,以及形式上对无标点、多标点的对应来再现。第二章主要从语言变异的“形式层”(form level)",即词汇变异(lexical deviation)、方言变异(dialectal deviation)、语域变异(deviation of register)等方面着手,对《画像》中词语的创新、爱尔兰方言俚语的穿插使用、各种语体的混杂使用等语言变异进行原文分析和译文比较,探讨了各自的变异特色以其在译文中的再现问题,认为翻译时应采取“异化”原则,用“变异”的汉语词汇对应原作创新词汇注意爱尔兰方言在原作的细微作用并努力采取加注阐释或其他方法再现、选取不同语域对应的不同词汇和句式来保留原文的语域变异,以此来保留“异质”,传递原作之美。第三章从更深的意识流“表述层”来探讨再现问题,主要选取了乔伊斯式的隐喻变异、异常搭配变异以及意识流叙事变异这三个角度来从挖掘和探讨它们如何在译文中得到再现,认为无论是隐喻变异、异常搭配的变异还是意识流叙事的变异都需要从更大范围的语篇对原作进行情感分析,从上下文和全文整体体会乔伊斯的语言表达,用恰当的汉语表述方式来由内至外、通过形式传递完整的意识流情感这种方式再现深层变异。
其他文献
2008年已经结束,从目前得到的统计数据看,电工行业前三季度总体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势头,经济运行效率和运行情况依然较好.
更正是现代西方传媒新闻生产流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媒诚实可信、负责任的表现。下面是西方一些著名传媒有关更正的相关规范。一、对更正的态度对错误进行更正是新闻报
本文在国内外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和曹禺《雷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戏剧叙事学理论对两部剧作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分析比较两部剧作叙事策略的异同。通过研究,笔者希望能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变频绞车是以全数字变频调速为基础,以矢量控制技术为核心,低频转矩大,调速平滑、调速范围广、精度高及节能明显;具备结构紧凑.体积小、移动方便、安全防爆、操作简单、运行
设计了由压电陶瓷施压的柔性变焦镜的结构。根据弹性力学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镜面受力的挠变形值。当柔性变焦镜最大挠度为9μm时,镜面的曲率半径从610mm变至590mm,此时
充分利用供水专用变频器强大的通信联网功能,逐步实现供水泵站的少人或无人值守,已成为供水系统实现供水压力集中监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如何能够根据管网压力的变化进行
(二○○七年十月十七日)十七大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大会。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October 17,
认识老常是在20多年前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他是那一群画画孩子中的小老师。后来,他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并得了吴作人奖学金,美院出版的教材中频频出现他的作品,尤以素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