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L5爆裂性骨折中椎板骨折与硬脊膜撕裂及马尾神经卡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36973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L2-L5爆裂性骨折中椎板骨折和硬脊膜撕裂(DT)及马尾神经卡压(CEE)的创伤机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总结其中DT和/或CEE的发生率,并试图寻找一些有助于术前判断是否存在DT和/或CEE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就术中先行器械复位还是先行椎板减压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是否有影响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方法对36例行手术治疗的合并椎板骨折的L2-L5爆裂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年龄、性别、致伤原因、脊柱骨折损伤节段分布、骨折类型、合并伤、进行统计分析,依据腰椎正位X线片测量伤椎椎弓根间距增宽率,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后高丢失率、脊柱后凸成角,依据CT横断面图像测量伤椎椎管狭窄率,对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患者神经功能进行改良Frankel评分。对合并DT和/或CEE(A组)与无DT和/或CEE(B组)两组病例的以上参数进行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术中先行器械复位再做椎板减压(甲组)和先行椎板减压再予器械复位(乙组)的两组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损伤节段多集中在L2、L3水平,共占91.7%。致伤原因中,高处坠落伤占72%。合并伤中,跟骨骨折9例(25%)。骨折类型分布中,Denis D型占52.8%。36例中,并发DT和/或CEE者占44.4%。A组与B组相比较,经t检验,伤椎椎弓根间距增宽率差别显著(t = 4.246, P < 0.01);而年龄、性别、致伤原因、脊柱后凸成角、伤椎椎体后高丢失率、椎管占位率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A、B两组术前神经功能评分有显著差别(Z = 3.976 , P < 0.01)。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甲乙两组相比较,虽然术中器械复位与椎板减压先后顺序有差别,但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轴向负荷的作用下,L2及以下爆裂性骨折常伴随着椎板骨折和硬脊膜撕裂以及马尾神经卡压,马尾神经损伤主要是因为其移位于骨折的椎板中受卡压所致,而不是前方骨折块的挤压直接引起。对于椎板骨折,尤其是裂缝骨折的患者,术前很难通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明确判断是否有硬脊膜撕裂及马尾神经卡压。因此只要怀疑有硬脊膜撕裂,应首先选择后路手术方案,以利松解、修复硬脊膜和马尾神经。虽然本组结果显示术中器械复位操作与椎管减压先后顺序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没有明显影响,但因病例数量有限等多种混杂因素影响,我们认为器械复位还是在椎板减压之后进行为宜。
其他文献
以工业氢氧化铝和乙炔黑为铝源和碳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氮化铝粉末,讨论了煅烧方式和添加剂对制备氮化铝粉末的碳热还原反应的影响。利用原料的差热-热重分析,制定了有利于
目的观察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和生物蛋白胶联合应用在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及神经根瘢痕黏连的作用。方法48只成年新西兰雄兔切除L6(第6腰椎)椎板,造成约12mmx6mm的硬脊膜裸露
解析几何中的动直线过定点问题,它是高考中一种常见的题型.由于这类问题在高考命题中主要考察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不等式的解法等,考察分类与整合思想,运算能力和综
杨士惠,著名工艺美术家,象牙雕刻之佼佼者。他勤于学习,努力钻研,不但坚守传统艺术的审美本质,还引领了现代象牙雕刻的发展方向。他一生勤于创作,不断探索牙雕技艺,开创了牙
我国“十二五”期间铁路建设成绩斐然,“十三五”期间还将加大铁路建设力度。近期国务院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以铁路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李克强总理也在克强指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的开展以及教学创新的深入,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都要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出发,为学生的主体发展而服务。初中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为了使初中体育教学收到更
通过石林特长隧道洞外GPS施工控制网测设实践,探讨了长大隧道洞外GPS控制网布设及施测的一般原则,在精度较低的线路控制网基础上建立高精度隧道施工独立坐标系,并按照“一点一方
本研究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下,通过建立田间蒸渗小区,研究了高尔夫球场果岭草坪施用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甲霜灵、多菌灵、百菌清、五氯硝基苯以及呋喃丹五种常用农药后,其在根系
中药材产业是庄浪县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作用,庄浪县以关山林缘乡镇为发展重点,以贫困群众为主体,大力扶持发展药材,取得了显
剑麻纤维(SF)经碱处理后与自制的低毒改性脲醛树脂(UF)、固化剂等原料进行捏合、模压成型,制成SF/UF共混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固化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DSC对树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