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离体(In vitro)抑菌实验从12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出了对水果采后3种致腐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和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提取物;活体(In vivo)实验验证了筛选的提取物在桃品种“瑞光18号”和“黄元帅”苹果上对相应病害发生的防治效果;同时从生化角度初步分析了植物提取物诱导水果产生抗病性的机理。所得结果如下: 1.在In vitro抑菌实验中,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滤纸片法综合分析得出:植物提取物2、5和12号对A.alternata抑制作用较强。它们对A.alternat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依次是6.25、1.65和2.50mg/ml,最小致死浓度(MFC)分别是25.00、6.25和5.00mg/ml。2、3、5和12号四种提取物对M.fructicola表现出了强的抗菌能力,其中3号抑菌效果最好。它们对M.fructicola的MIC分别是6.25、1.65、1.65和1.25mg/ml,MFC都高于MIC两倍,分别是12.50、3.13、3.13、2.50mg/ml。12种提取物中只有2和5号对P.expansum的抑制作用较好。2号对P.expansum的MIC是25.0mg/ml,MFC是MIC的两倍;没有测出提取物5号对P.expansum的MIC和MFC。 2.通过针刺法,在常温下观察了在桃品种“瑞光18号”和“黄元帅”苹果果实上接种提取物对相应病害发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除提取物12号外,2、3、5号均能有效防止采后桃褐腐病的发生。2号三级浓度(50.00mg/ml)、5号三级浓度(12.50mg/ml)在培养期间均未发病;提取物3号为一种理想的天然防腐剂成分,其MFC(3.13mg/ml)能完全抑制桃褐腐病的发生。植物提取物2、5、12号(在大于致死浓度的情况下)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A.alternata对采后苹果果实的侵染,并且随着处理浓度升高抑制效果增强。提取物2、3、5、12号能有效防止采后苹果褐腐病的发生。2号二级(25.00mg/ml)和三级浓度(50.00mg/ml)处理和负对照CK~-(0.50mg/ml扑海因)在实验过程中一直没有发病;提取物3号MFC同样能防止苹果褐腐病发生;5号三级浓度(12.50mg/ml)和12号三级浓度(10.00mg/ml)处理也未出现病斑扩展。提取物2号的三个浓度均能推迟P.expansum对果实的侵染,三级浓度(200.00mg/ml)表现最好。CK~-对苹果青霉病的防治效果不如2号的三级浓度。 3.以提取物2号(25.00mg/ml)+M.fructicola为研究对象,从生化角度初步分析了植物提取物诱导水果产生抗病性的机理。无论用2号单独处理还是2号+M.fructicola共同处理苹果果实,均能显著诱导果实中的抗病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没有呈现规律性。总的来说,植物提取物2号发挥对苹果褐腐病的抗性,除其对病原菌本身生长有抑制作用外,还可能与它诱导果实自身抗病酶系统活性,提高果实自然防御机能,进而提高水果采后对病原菌的侵袭能力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