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的婴幼年期是一段脆弱的、需要完全依赖他人照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所受到的照顾与教育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此外,儿童还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的人力资本,因此儿童照顾事业不仅关乎改善我国民生水平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也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长远规划。随着我国家庭结构核心化、女性就业参与率提高、养育成本攀升以及隔代照料模式转变,0~3岁儿童照顾压力成为一个不断凸显的社会现象,不再仅是家庭的内部问题。为了回应家庭对0~3岁儿童照顾的社会化资源的期待,国家近几年已经将儿童照顾问题提上了政策议程并把实现“幼有所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目前云南省的儿童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面向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较少涉及普遍的、一般性的0~3岁儿童照顾资源供给。云南省0~3儿童照顾的发展完善有助于让儿童在早期阶段就获得充分且高质量的照顾、缓解家庭抚育压力、帮助女性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从长期看还能增强地区人口素质、提高生育率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人口活力。本文首先阐述选取云南省0~3岁儿童照顾问题作为研究内容的现实背景与研究意义,以确定该选题的价值,并对国内外学者所做的有关0~3岁儿童照顾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明确0~3岁儿童照顾的有关概念及依据的多元理论基础,包括个体生命周期理论、赫克曼曲线、国家责任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性别平等理论和社会投资理论。其次,提出在婴幼儿个体、家庭、省级这三个层面上云南省发展0~3岁儿童照顾的意义,并从时间、资金和服务支持三方面对云南省0~3岁儿童照顾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再次,分析瑞典、日本和美国这三个不同福利模式国家的儿童照顾政策目标与制度安排,寻找0~3岁儿童照顾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差异所在。最后,综合国际上的有益经验并结合云南省本土实践与现实,对云南省0~3岁儿童照顾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可行的政策建议:着眼于未来,树立向儿童投资的政策理念,把儿童看作一个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完善促进家庭内部和谐的政策,缓解女性“工作-育儿”平衡压力的同时促进育儿上的性别平等,措施包括灵活使用产假、延长父亲的护理假、建立弹性工作时间制度;为儿童发展赋权,规范早期教育机构,增加早期教育方面的资源投入;建立开设主体多元化、服务模式多样化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并提高其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完善婴幼儿医疗保障体系,缓解儿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全体儿童营养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