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临空经济区的形成机理、内涵及经济效应,探讨临空经济区的构成要素与发展演进历程,构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促进我国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本文还以武汉市为样本,提出建设武汉临空经济区的若干政策建议,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临空经济提供参考和借鉴。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介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对临空经济区理论基础的概述。分别论述了临空经济及形成机理、临空经济区的内涵及其特征、临空经济区的效应分析和临空经济区的演进与趋势等理论问题。
第三章是系统总结临空经济区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了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作用机制,论述了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构造了一个用来衡量临空经济区内不同行业聚集程度的评价模型,并探讨了临空经济区不同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第四章是比较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模式。主要从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国际比较和国内比较入手,探讨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的构架标准和程序。
第五章是探讨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测度与评价。首先以我国主要临空经济区为样本,识别临空经济区的规模经济效应;其次使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效率分数,并在控制机场特征变量和一些对中国航空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变量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机场效率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样本临空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实证分析将表征影响因素的各统计变量综合为区位因子、管理因子、环境因子和基础服务等四个公共因子。
第六章是研究临空经济区发展的策略,明确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原则、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第七章是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实证分析。探讨了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定位、发展重点,并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是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