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线蕨属(Adiantum Linn.)隶属广义凤尾蕨科,全世界约有200种,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由于该属大部分类群的变异式样复杂,形态性状趋同以及研究不够全面深入等原因,长期以来给分类鉴定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且不同学者意见分歧较大,若干物种的分类尚不能令人满意,应予以修订。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标本室工作、文献考证、野外考察,结合微形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等方面的证据,分析了泛喜马拉雅及邻近地区该属植物的分类特征,对泛喜马拉雅地区该属植物进行了初步修订,从而为泛喜马拉雅植物志的编研奠定基础。通过对国内外10多所标本馆的7000余份馆藏标本研究,结合全面的文献考证和广泛的野外考察,发现根状茎的形态、叶片的分枝方式、叶柄或叶轴上是否具毛、囊群盖的形状、叶柄基部的鳞片微形态、末回小羽片上缘是否具锯齿以及锯齿的形态等性状较为稳定,是该属分种的主要依据。其中,鳞片的微形态特征在以往的分类研究中一直被忽视,本文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测定,并发现鳞片的特征在区分一些亲缘关系较近且分类较为困难的种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同时对揭示种间亲缘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综合各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信息,在野外考察和标本考证的基础上,对泛喜马拉雅及其邻近地区的铁线蕨属植物进行了初步的分类修订,澄清了一些种在过去模糊混淆的认识,从而对泛喜马拉雅地区铁线蕨属植物有了更深一步的掌握和理解。承认泛喜马拉雅地区铁线蕨属植物共有18种2变种,另有2种暂存疑,2个外来归化种,并给出了每个种订正后的形态描述、与近缘种的主要区别、地理分布范围图,以及属下的分种检索表。本论文的结果部分即泛喜马拉雅地区铁线蕨属的分类修订按照泛喜马拉雅植物志的编研格式要求以英文进行书写,该修订结果将作为泛喜马拉雅植物志铁线蕨属的初步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