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镓锌氧化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on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如今临床上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是膀胱镜检查,它具有一定的侵入性,病人在检测几天内很可能出现尿路感染和血尿等问题。由于患者尿液中存在明确的肿瘤特征标志物,开发基于尿液的膀胱癌标志物生物传感器为实现膀胱癌的无痛检测和早期诊断带来了希望。然而,尿液中的膀胱癌标志物含量极低,且背景干扰非常严重,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同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生物传感器件由于具有快速、廉价、便捷等优势,已经获得了各个行业的青睐,也为癌症标志物的检测带来了新的方案。近年来,基于场效应晶体管的生物传感器由于具有非凡的电子特性,如快速响应,易于小型化和集成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晶体管与功能分子相结合构成的纳米生物传感器件很好地结合了生物分子特异性识别和晶体管信号放大的优势,可以同时充当传感器和放大器,在很小的电压变化下产生明显的沟道电流变化,从而实现高感测灵敏度。其中,基于铟镓锌氧化物的晶体管因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制造、成本低廉且信号稳定性高等特点,成为了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热点,也为实现体液中微量的癌症特征分子的高灵敏检测带来了机会。本项研究中,我们构建了高性能的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研究了其电学性能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识别分子功能化的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传感器,实现了膀胱癌患者尿液中微量的特征标志物的高灵敏和选择性检测,对膀胱癌患者和正常人的尿液样本进行了有效区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硅衬底上制备了铟镓锌氧化物薄膜,并构建了高性能的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铟镓锌氧化物薄膜的表面平整且粗糙度均一的特征为晶体管器件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晶体管器件也展现出良好的电学特性,如高场效应迁移率、电流开关比和极小的漏电流等,表明其具有极大的潜力用于构建纳米生物传感器并用于临床诊断。(2)在铟镓锌氧化物表面修饰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抗体分子,构建高稳定性的膀胱癌标志物晶体管生物传感器阵列,对膀胱癌的特征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了传感器件的重现性以及可以达到的检测限、灵敏度和诊断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膀胱癌患者和正常人尿液进行检测,实现了对膀胱癌患者和健康人尿液样品的区分。
其他文献
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应用酶。它同时具有寡糖水解和合成活性,既能水解寡糖生成相应的单糖,又能利用单糖合成寡糖。目前对于p-葡萄糖苷酶的研究方
本文研究的是带有负指数的积分方程和方程组的解的定性性质.这些方程来自于共形几何和经典不等式的最佳函数的研究.第一章主要研究了积分方程在权函数k(x)有界和无界两种情况
为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配电网,但这也改变原有配电网系统单电源、辐射状的潮流分布结构,对电网的规划、运行、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得原有的无功规划优化措施不再奏效,必须进一步加强在该领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建立计及分布式电源(DG)出力波动和随机特征的静态无功规划和动态无功优化模型,并通过现代智能算法对模型求解。首先,以场景分析法作为解决分布式电源随机出力特
目的蛋白的表达和生产对于基础研究,如阐述生理活性或结构分析是必需的,在医药科学、生物技术工业中,蛋白生产系统要求将更高,因此对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急速增加。表达系统由各种不同的宿主和载体组成。至今发展的许多种表达系统,有的利用大肠杆菌,有的利用芽孢杆菌、链霉菌、黑曲霉、酵母、昆虫及哺乳动物细胞。其中有些表达系统商业上已经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各种试剂盒,有些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如医药和酶的生产。
本文主要研究了偏序集上区间拓扑的分离性,包括T1,T2,T3和T4分离性.另外讨论了区间拓扑与Lawson拓扑和双Scott拓扑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引言中给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相关进展,
昼夜节律紊乱可导致人体脂质代谢及胆汁酸代谢的异常,特别在高脂膳食条件下可能促进脂肪肝、肥胖等疾病的发展。本研究探讨节律基因Per1/Per2敲除引起的昼夜节律紊乱在正常与高脂饮食条件下,对肠道胆汁酸代谢昼夜节律的影响与机制。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野生型对照组(WTCON),野生型高脂组(WTHFD),Per1/Per2基因敲除对照组(DKOCON)和Per1/Per2基因敲除高
组合结构中的模式避免问题是组合数学研究领域中近几十年来一直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自Wilf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组合结构中的模式避免问题引起了组合界的广泛的
随机游动最大值的理论一直以来都是随机游动理论的重要内容,不但其自身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在排队理论、风险理论、大偏差理论和分支过程等众多领域也都有不可替代的
无机层状纳米功能材料作为一种结构和性能独特的新型纳米材料,其应用前景广阔,是目前化学与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本论文基于硅酸盐和水滑石两种无机层状材料,旨在探索
本文以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故障提取与识别和故障趋势预测阶段的新的采样方法、新的处理方法和预测模型。基于此,将稀疏优化与无量纲参数引入故障诊断技术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