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姜黄素单独以及联合应用对大鼠大肠癌变中CD133及Lgr5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DMH组(DMH),DMH+低剂量姜黄素组(DMH+JD),DMH+高剂量姜黄素组(DMH+JG),DMH+低剂量阿司匹林组(DMH+AD),DMH+高剂量阿司匹林组(DMH+AG),DMH+低剂量姜黄素+低剂量阿司匹林组(DMH+JAD),DMH+腹腔注射姜黄素组(DMH+JF)。于28周处死所有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大肠肿瘤模型构建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类型大鼠大肠组织中CD133及Lgr5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中大鼠大肠中CD133及Lgr5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40只大鼠,成功诱发肿瘤26只,总癌变率65%,其中腺癌20只,粘液腺癌5只,乳头状腺癌1只。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133在腺瘤、腺瘤伴局部恶变、腺癌以及粘液腺癌中的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大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在腺瘤伴局部恶变、腺癌以及粘液腺癌中的蛋白表达量高于腺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在腺瘤伴局部恶变、腺癌以及粘液腺癌中的蛋白表达量无差异(P>0.05)。Lgr5在腺瘤伴局部恶变、腺癌以及粘液腺癌中的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大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r5在腺癌以及粘液腺癌中的蛋白表达量高于腺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r5在腺瘤伴局部恶变、腺癌以及粘液腺癌中的蛋白表达量无差异(P>0.05)。PCR结果为:CD133mRNA在对照组、单纯DMH致癌组和大肠癌药物预防组中均有表达,单纯DMH致癌组和大肠癌药物预防组CD133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DMH致癌组CD133mRNA的表达高于大肠癌药物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H+JD组CD133mRNA的表达高于DMH+J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r5mRNA在对照组、单纯DMH致癌组和大肠癌药物预防组中均有表达,单纯DMH致癌组和大肠癌药物预防组Lgr5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DMH致癌组Lgr5mRNA的表达高于大肠癌药物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H+JD组、DMH+JG组、DMH+AD组、DMH+AD组及DMH+JF组Lgr5mRNA的表达高于DMH+J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D133和Lgr5蛋白在正常大鼠大肠粘膜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说明两者与大鼠大肠癌的发生均有一定关系;(2)阿司匹林及姜黄素单独及联合应用均可降低大鼠大肠肿瘤组织中CD133和Lgr5的表达;(3)阿司匹林及姜黄素联合应用可增强对大鼠大肠肿瘤组织中CD133和Lgr5表达的抑制作用;(4)阿司匹林及姜黄素单独及联合应用可能对大鼠大肠肿瘤的形成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