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龚自珍是我国近代开端第一位“但开风气”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己亥杂诗》是道光十九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创作的一组大型组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是其人生中最为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文意在通过对这组大型组诗的全面解析,挖掘其丰富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展现一个更为丰满的龚自珍形象。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是对龚自珍《己亥杂诗》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的梳理与叙述,并对其研究价值作简要阐述。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现存材料对龚自珍《己亥杂诗》的创作历程及动机进行阐述。主要对龚自珍辞官南归历程进行梳理,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思想情感,为下文深入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是对《己亥杂诗》内容和题材的分类。《己亥杂诗》全组诗共三百一十五首,除了记述了诗人在行途中的所见所闻及感想外,还涉及到自己的家事、经历、学术等众多方面,更是在诗中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抨击。这一部分通过分类整理对《己亥杂诗》全本进行整体地把握,为下文的艺术分析和思想探究奠定基础。第三章是对《己亥杂诗》艺术特色的分析。主要是根据《己亥杂诗》末尾程金凤女士对龚诗的评价分为思想、语言和风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己亥杂诗》典雅瑰丽的语言,“尊情”的文学思想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都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第四章是分析《己亥杂诗》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启示与发展。《己亥杂诗》在艺术上不仅对七绝诗歌进行了发展和创新,还以其深刻而犀利的思想影响启迪着后世,掀起一股学龚热潮。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概括,也是对龚自珍及《己亥杂诗》意义与地位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