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居民文化适应及其对旅游支持行为意愿的影响——以黔东南侗族村寨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g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民族旅游地以其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特色鲜明的民居建筑、异彩纷呈的民俗和热情淳朴的民风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追捧,成为体验异质文化和回归自然的首选之地。伴随民族旅游发展的一个后果是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对民族村寨居民而言,这种主客跨文化间的接触,会引起自身原文化与旅游者主流文化的碰撞。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处于经济弱势、文化弱势和心理弱势的原住民普遍会面临社会文化及心理上的不适。如若无法调适,个体不仅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还极有可能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迎合大众旅游者偏好对自文化做商品化包装,进行“伪民俗”展示。最终结果除了损害居民个人利益外还会影响民俗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降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最终动摇整个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而这种与新文化、新群体接触所引致的种种问题即是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的范畴。  纵观已有研究,尽管旅游是面对面跨文化接触中最常见的形式,但在心理学科视域下却鲜有学者关注文化适应理论在旅游情境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基于文化适应的个体层面,围绕“居民文化适应对旅游支持行为意愿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以民族旅游村寨原住民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三个系统关联的子研究。子研究一,深化对民族村寨社区居民文化适应的认识,探索文化适应的内部结构和测量维度;子研究二,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研究民族村寨旅游背景下居民文化适应对旅游支持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探讨文化适应各维度通过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作用于旅游支持行为意愿的路径;子研究三,基于两种分类法研究不同类型的文化适应群体在旅游支持行为意愿上的差异,同时比较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下文化适应存在的矛盾。  本文选取的目标受访者是贵州黔东南民族村寨中的村民,采用纸质问卷以方便样本抽样方法的形式进行调查。历时两个月,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26份,有效回收率为87.7%。居民样本全部来源于黔东南三个处于旅游发展不同阶段并把旅游业作为本地当前或未来支柱产业的典型侗族村寨。  在理论恩辨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六个结论:  (1)民族村寨居民的文化适应有社会交往交流、日常生活行为、民族认同三个维度。深入分析居民文化适应测量维度是深化对这个概念进一步认识的需要,也是研究个体层面的文化适应与其它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前提。社会交往交流和日常生活行为两个维度是基于外在的、行为层面上的表现,民族认同维度是基于内在的、认知层面的表现。  (2)民族村寨旅游背景下居民旅游支持行为意愿可以划分为好客性和真实性两个属性。这两个属性往往可以决定社区居民旅游参与程度的深浅、旅游产品质量的优劣和旅游目的地竞争实力的强弱。  (3)民族村寨居民的文化适应对其旅游支持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证明,居民文化适应的社会交往交流和民族认同两个维度对其旅游支持行为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也即是,当居民社会交往中的族群偏好、语言使用偏好、侗歌偏好及民族认同的侗文化程度越深时,其会有更强的旅游支持行为意愿。文化适应的日常生活行为维度对居民的真实性旅游支持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居民的好客性旅游支持行为意愿无明显影响。  (4)民族村寨居民的文化适应通过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作用于旅游支持行为意愿,引入该变量后的支持行为意愿在解释力度上有大幅增加。说明文化适应的三个维度对居民旅游支持行为意愿有更间接而不是直接的影响,居民对旅游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感知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5)文化适应不同类型下的居民对旅游支持行为意愿有显著差异。本文基于Berry(1990)文化适应策略模型把民族村寨中的居民分成了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四种类型。结果显示,文化适应程度高的居民比文化适应程度低的居民有更强的支持行为意愿。  (6)本文将Berry(1990)文化适应策略模型中得出的居民分类与本研究开发的文化适应量表得出的居民分类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是一种基于居民主观态度的理想状态呈现,后者是一种基于居民当下行为、认知的现实状态呈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与文化适应测量量表相比,因为Berry模型分类下居民文化适应的程度更好,其表现出来的旅游支持行为意愿也就更强,再一次证明了文化适应的好坏对地区旅游发展有影响。比较中还发现,当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程度越高时,社区居民的文化适应程度越好。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表现为四个方面:  (1)文化适应理论的运用能够完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体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居民文化适应的识别和管理能够提升个体参与意愿,提高旅游供给质量和增强旅游目的地比较优势。这一发现有助于扩展文化适应理论基础在旅游研究中的建立,以此丰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体系。  (2)拓展并深化了文化适应理论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个体能同时感受到不只一种文化,居民在社会交往交流维度和民族认同维度上更多体现为侗文化导向的双文化主义,侗文化偏好程度稳定。而居民在日常生活行为维度上更多表现为真正的双文化主义,汉化趋势在增大。本研究还发现,个体文化适应的各个维度无论在旅游支持行为意愿还是旅游影响感知上都有程度和相关上的差异,证明基于情境的文化适应多维度是有必要和更科学的。  (3)发展新的理论概念来解决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更复杂的态度和行为问题。本研究借助心理学视角下的文化适应理论来探索本地居民对旅游的态度,实证了文化适应对旅游支持行为意愿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作用,并揭示影响发生的内在机制,形成了更好了解当地居民态度的视域。  (4)借助社会交换理论及Berry(1990)文化适应策略理论完成了理论之间的整合和竞争。本研究不仅整合了“非经济理性”和“经济理性”两个因素对个体态度和行为意向的驱动,也通过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所代表的理论竞争指明了文化适应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结论对我国民族村寨通过“文化适应管理”来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启示。长期以来,大多数民族村寨因空间、时间缘故呈现出贫困多维性、民族关系敏感性、生态环境脆弱性、持续发展艰巨性的特点,意味着传统旅游发展理论和经验难以完全有效的指导并实现永续发展。因此,民族旅游地还可以通过了解居民的文化适应状况,帮助其在文化改变中进行有效调整和积极应对,来激发个体的旅游支持行为意愿,从而为我国数量众多的民族旅游村寨探索出一条既能有效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解决民生问题,又能维护个体民族尊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之路。
其他文献
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什么也不喜欢呢?rn世界那么大,应该……有吧?rn不过,说起来,什么也不喜欢做,就喜欢发呆,喜欢无聊地待着,这,其实也是一种“爱好”嘛.rn所以,要是让你写
期刊
期刊
妞妞4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说她想去“闯天下”.我忍住笑,问她:“你要去哪里闯呢?”她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去幼儿园!晚上不回家,住在幼儿园里!”rn到了二年级,她的这个愿望
期刊
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加之农商银行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外部运营环境更加复杂,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加强财务管理风险防范能力对提升农商银行整体财务管理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
我的iPad已经被妈妈没收好几个月了.rn在没有iPad的日子里,我就像丢了魂似的,茶不思,饭不想.当然,我没有放弃寻找!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不间断的搜索之下,我终于发现了iPad的藏
期刊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看过一本关于三只小猪闯天下的书,于是,我对妈妈说,我想去闯天下.妈妈问我想去哪里闯,我想了想,说:“到幼儿园里去闯啊,晚上不回家,就住在幼儿园里!”rn没
期刊
我永远都忘不了去年的暑假,因为,整个假期我都是陪伴着枯燥无味的英语度过的!  因为要参加一次重要的英语考试,假期的时间就显得特别宝贵,必须要抽空复习。这次考试除了笔试,还要用英语简单交流,所以,我每天都要认真复习好长时间。  一天,我正在专心地背单词,从楼下传来了同龄人嬉戏打闹的声音,我的心思一下子就被打乱了。望着窗外自由飞翔的小鸟,我差点就憋不住了!这可是暑假啊!谁不想出去像疯子一样玩呢?而我却
期刊
前两天,妈妈参加“朋友圈”的集赞活动,得到了一张“怨灵鬼校”的免费体验券.rn周末晚上,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万联城.在“鬼校”门口,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拒绝进入,理由是只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