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熊果酸干预治疗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间质损伤过程中梗阻侧肾脏的病理变化和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标志蛋白E-钙粘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表达的影响,为临床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体质量180-200g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6),模型+熊果酸干预组(n=6),模型+依那普利干预组(n=6),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于术前1天开始干预组分别予熊果酸和依那普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于术后14天取手术侧肾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化法检测E-钙粘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在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BCA法测定样品总蛋白含量并用以校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量。结果1.HE染色: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表现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管明显扩张/萎缩塌陷,间质形成纤维化病变;熊果酸干预组和依那普利干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则相对减轻。2.Masson染色半定量分析:模型组、药物干预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熊果酸组、依那普利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分析:①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钙粘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特异性蛋白-1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比,药物干预组E-钙粘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依那普利组比,熊果酸组大鼠E-钙粘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特异性蛋白-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经BCA法测定样品总蛋白含量校正,模型组、药物干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熊果酸组、依那普利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在其肾损伤过程中,给予熊果酸和依那普利干预治疗可使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标志蛋白E-钙粘蛋白的表达增加,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的表达减少,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熊果酸和依那普利在抑制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减轻梗阻肾纤维化上效果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