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场改革中,教师是主力军,课程改革是否顺利进行、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取决于广大教师对这场改革的认同、接受和积极参与的程度,而这些又决定于教师的素质。本次改革对高中生物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中生物学教师仅仅满足于传统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参与到生物学新课程改革中,以适应生物学新课程教学。在此背景下,为了有的放矢地优化高中生物学教师队伍,必须了解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师素质的实际情况。本文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大量有关教师素质研究和探讨的资料进行了分析,从教育观念、知识结构体系、教育教学能力、身心素质及教师角色的转变五个方面探讨了新课程改革对生物学教师素质的要求。之后以兰州市五区两县的28所高中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对110名生物学教师和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中的20名教师进行了访谈。由分析得出,目前兰州市生物学教师素质从总体上看,处于比较好的水平。但从具体数据的分析和对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的发展不太平衡,突出表现在有些生物学教师新课程教学理念相对滞后,知识结构不太合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力有待提高,身心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师范教育方面入手,就培养教师形成明晰和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教师的复合型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在职继续教育方面——做好在职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在职业余进修和脱产进修、抓好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工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促进生物学教师素质的提高,满足21世纪对新型生物学专业教师的需求提供帮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