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力学蚬贝超高压脱壳机理的分析

来源 :哈尔滨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类食品在当今非常受欢迎,因为它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然而贝类具有强劲的闭壳肌,致使人们很难开壳取出贝肉,过去人们通常使用工具手工脱壳,这种方式既不方便也不卫生安全,很难大规模生产来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研究出了多种方法使贝壳分开并取出贝肉,现如今最受关注的就是超高压脱壳技术。超高压脱壳技术就是利用超高压设备对贝类进行加压处理,在保压一定时间后,贝壳不仅很容易分开,其内部的贝肉也能非常完好的脱落下来,而且经超高压处理后其致病菌也大大的降低,而原始风味及营养成分能得以保留,因此超高压处理贝类使其脱壳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本文试图从力学的角度来研究在超高压下贝类受力状况及脱壳机理。通过对贝类的研究可知,贝肉与贝壳主要是依靠闭壳肌的紧密连接,是脱壳的关键部分,其余部分的贝肉很容易从壳上脱落,所以本文主要分析闭壳肌与壳部分的受力及分离机理。本文以蚬贝为例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其在超高压下脱壳的机理。通过对实物分析,简化出闭壳肌与壳部分的模型并应用弹性力学,生物力学等相关的力学理论结合超高液压受力情况,得出闭壳肌与壳间接触应力分布情况的理论值,从应力分布曲线可以看出闭壳肌与壳接触的中心附近接触应力最大,越靠近边缘其接触应力越小,边缘处接触应力最小的分布趋势。应用有限元法计算得出闭壳肌受力情况,得出闭壳肌与壳接触部分的接触应力分布云图,此接触应力分布趋势与理论结果趋势相符,由此说明模型计算结果可行。同时通过有限元模型可以绘出,在对闭壳肌施加不同压力情况下,闭壳肌与壳间接触应力在不同区域内的相应接触应力值。通过超高压设备对蚬贝进行超高压处理实验,实验验证,随着压力的增加蚬贝闭壳肌是从中心附近最先脱离壳体,达到300MPa压力后闭壳肌与壳完全脱离。同时绘出不同压力下闭壳肌脱壳区域面积直径变化曲线,此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得到的闭壳肌与壳间接触应力大于在300MPa时边缘处最小接触应力区域直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验证模型的可行。本文从力学的角度研究得到蚬贝脱壳的机理,在高压下闭壳肌与壳中间附近的接触应力最大,越靠近边缘其接触应力越小,一定的接触应力可以使闭壳肌失活脱离壳体。致使随着压力的增大闭壳肌与壳从中心附近最先脱离。本文虽以蚬贝为例对一般贝类通用。
其他文献
2017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TPP谈判之后,Ti SA作为最有可能替代TPP的国际服务贸易协定开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虽然Ti SA现阶段仍在秘密谈判中,但在2015-2016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逐步实施,我国烟草行业正面临来自国外强力的竞争,卷烟品牌的竞争逐步转移到零售终端。而零售终端的竞争就是物流服务的竞争,物
通过对ACSI模型的修定,构建中国病人满意度指数模型(CPSI),拓展演化出病人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总体满意程度、病人抱怨和病人信任6个维度的观测指标,构建中国病人满意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
1928年印度科学家C.V. Raman在研究液体的光散射时发现了拉曼散射现象,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拉曼散射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物理、生物、化学、材料等许多学科领域,主要用于检测成
本文主要采用金属组学技术,特别是基于核分析技术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结合数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技术,通过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
就2014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储药柜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求解方法。在题目的分析和求解过程中,同时针对参赛论文中出现的问题作了简要的说明与点评。
酱油起源于中国,已经是全世界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年世界酱油的产量中国约占65%,风味成分是影响品质高低的关键所在。我国酿造酱油方式主要风味高盐稀态发酵与低盐固态发酵
浮肿:吃芹菜。《食物与情绪》一书作者伊丽莎白·索默尔博士表示,吃盐过多会使体内水分失衡,导致浮肿。黄瓜、芹菜等食物有助于冲走体内多余的钠,进而缓解浮肿。腹胀:吃木瓜
论文将小麦面筋蛋白的高值化应用与啤酒工业寻找补充氮源的需求结合起来,探讨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对啤酒酵母增殖和发酵的影响和机理,为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应用于啤酒工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