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39次 | 上传用户:Pleasehe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及其集聚问题。伴随国际服务业进入壁垒的不断降低,基于提升价值链地位和降低成本的考虑,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发达国家优势服务业不断向新兴国家转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上海目前已经具备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产业结构过渡的条件,《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并采用集聚区方式承接国际转移。但是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集聚理论目前还不能够适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应该找寻新的集聚动因、影响因素和模式。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服务业竞争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缓解资源、能源瓶颈,降低商务成本,形成新型产业体系,转变城市功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的迈进。文章研究的内容包括:(1)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分析。外部条件主要基于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内部条件主要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2)从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制度设计、通讯技术基础设施、外部环境和区位特征等方面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影响因素;(3)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利用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分析上海生产性集聚的典型模式和创新模式;(4)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实证分析。分析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区域竞争优势,并利用区位商模型计算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区域集聚优势;(5)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布局研究。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和经济地理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分析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合理布局研究。(6)从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开发区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集聚模式选择、政府适度管理、提高中介机构作用、发展主导产业和培育集聚区市场化导向和根植性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主要有以下结论:首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对于上海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意义重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向其他企业或者组织提供中间投入品的产业,贯穿在整个价值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个环节,并满足产品生产差异化和不断增值的源泉。上海应该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提高竞争能力和城市辐射功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途径。其次,基础、企业和市场条件等因素是制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上海在进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生产要素、基础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企业、围绕价值链展开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内部和外部市场需求等因素,并采用合适的制度安排;再次,上海现阶段应该重点发展嵌入式政府主导型集聚模式。上海传统集聚模式中自发形成的内生型比较少,更多的是依靠政策优惠形成的空间集聚,属于嵌入式集聚模式。政府应该引导培育集聚区的根植性和市场化导向。同时要分阶段、分区域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集聚模式。最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和服务业自身存在显著的前向和后向产业关联性,极大地促进了GDP增长。上海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均集聚在中心城区,而在中心城区和郊区间对集聚区要进行合理布局和适当的产业梯度转移。文章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动因、集聚度计量模型选择、中心外围理论在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布局研究、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方式的比较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以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在MIS系统的设计中,报表输出是不可缺少的功能,Fine Report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报表工具。研究了通过Fine Report设计动态列报表的技术要点。
子宫内膜炎奶牛多发病、常见病,是母畜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子宫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按炎症性质分为卡他性、化脓性、纤维素性、坏死性四种。
目的分析丹参酮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以华为公司在美申请专利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模型,实证研究发明者自我网络动态,包括扩张、稳定及衰退,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实证网络嵌入,包括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对
压力性损伤,常发生于长期卧床、不能自由改变体位者及危重病患者等,且由于皮肤表层保护屏障受损易受到外界来自皮肤、胃肠道、尿路黏膜的微生物感染,常伴发菌血症;若进一步发
为分析非战争军事行动航空机务保障能力,建立了融入非战争军事行动特点和机务保障要素的指标体系,介绍了云理论和物元理论的相关知识,建立了基于这两个理论的评价模型,并结合
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全新的媒介平台、信息传播方式以及技术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和审美实践场域。以校园生活为背景、以初入社会为事件、以奇观化符号为卖点并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