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分析比较不同饲料对不同阶段鸵鸟生产性能的影响,为鸵鸟雏鸟的全价颗粒饲粮配制提供试验论证及合理的粗纤维水平数据。1.选取1日龄健康的鸵鸟1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一个对照组,三个试验组),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雏鸟,对照组日粮形态为精料(粗纤维为5%)+苜蓿青草,三个试验组的日粮形态为全价颗粒饲料——其粗纤维水平分别为4%、5%、6%三个水平。饲喂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的雏鸟体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的各处理(P<0.05),并且没有雏鸟死亡;三个不同粗纤维水平的颗粒料的采食量和体增重的差异都不显著(P>0.05),其中粗纤维水平为5%的颗粒饲粮饲喂的效果相对较好,但该组的死亡率最高,为15.0%。以精料+苜蓿青草形态的日粮饲喂1-50日龄鸵鸟的效果好于饲喂全价颗粒饲粮的效果;全价颗粒饲料粗纤维水平过低会引起鸵鸟雏鸟的便秘粪干并造成死亡,本试验表明1-50日龄鸵鸟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平不宜低于6%。2.为了提高种鸵鸟的产蛋率、种蛋孵化率,使雏鸵鸟健康成长,在饲养模式相同的条件下,对陕西英考官池鸵鸟繁育中心的216只种鸵鸟,进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2只,分试验一、试验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英考公司自制的鸵鸟饲料及药物正常饲养和预防,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分别使用EM液和益生素拌料饲养,且不使用任何抗生素药物,分别在2004~2006三年的2~11月份进行为期9个月的饲养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可知:①发病率试验一组分别比试验二组和对照组高5.11%和15.26%(P<0.05),死亡率上试验一组没有死亡,试验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5%和4.63%(P<0.05);②产蛋上分别比试验二组和对照组高出854枚和901枚(P<0.01),在种蛋合格率上,也分别高出9.76%和22.12%(P<0.01);③受精率上分别高出9.76%和22.12%(P<0.01),孵化率上分别高出14.83%和19.06%(P<0.01),健雏率是分别高出11.04%和20.14%(P<0.01);④整个试验期下来饲养每只种鸟比试验二组和对照组节省243元和599.4元;综合分析表明:添加微生态制剂EM的饲料饲喂种鸵鸟效果非常明显,是目前在鸵鸟养殖业上比较好的微生态制剂,具有非常大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