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兴建一些工业或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然而其中某些设施,可能会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居民健康与经济财产等造成损害,从而使得在这些设施的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遭到设施所在地附近居民的强烈抵制与抗争。这类设施通常被称“邻避设施”(NIMBY facilities),而这种抵制和抗争行动则被称“邻避运动”(Not In MyBackyard Movement, NIMBY Movement)。邻避运动的存在,使得邻避设施选址陷入了“无地可选”或“选了却建不成”的困境。邻避设施选址的这种困境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广泛存在,而在我国,近年来因为邻避设施选址而引发的群体性抗争事件也屡屡发生,导致很多设施的选址和兴建受阻。如何走出这种困境便成为摆在政府、企业等设施规划者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外学者对邻避设施选址研究的文献,明晰了“邻避运动”、“邻避设施”、“邻避设施选址”等重要概念,分析了邻避运动与邻避设施选址困境间的关系,并对邻避设施选址困境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国外邻避设施选址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在考察了国内邻避设施选址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的邻避设施选址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参考,以解决或至少减少由于邻避设施选址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实现邻避设施的成功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