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联)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乳液聚合的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of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碱溶性无规共聚物P(MMA/EA/MAA),用红外光谱(IR)、示差量热扫描(DSC)、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分析手段对无规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单体配比、共聚物浓度、分子量、pH值等因素对无规共聚物表面活性的影响.以碱溶性无规共聚物P(MMA/EA/MAA)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进行(甲基)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TEM和粒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粒径范围在40-100nm之间,乳胶粒子呈较明显的核/壳结构.研究了该乳液聚合的动力学,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Rp)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以碱溶性无规共聚物P(MMA/EA/MAA)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乳液聚合的成核机理合成了带活性羰基的碱溶性无规共聚物P(MMA/EA/MAA/DAAM),表征了其结构,并以之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进行(甲基)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制备的乳液呈较明显的核/壳结构.分别以P(MMA/EA/MAA)和P(MMA/EA/MAA/DAAM)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或丙烯酸酯与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的乳液共聚,在含活性羰基的乳液中加入交联剂己二酸二酰肼(ADH)制备了核/壳、核(交联)/壳、核/壳(交联)和核(交联)/壳(交联)四种乳液.通过交联度测定和溶胀度实验考察了不同类型乳液及交联剂含量对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药物多晶型之间的理化性质具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熔点、溶解度及溶出速率、稳定性、有效性等方面.近来,有关药物多晶型方面的研究,吸引了人们很大的关注.奥美拉唑是一类
该论文合成了一类新的含有氟原子取代的多吡啶类配体,并且利用这些配体合成了十二个新的钉(Ⅱ)多吡啶配合物[RuLL](其中L=bpy(2,2-联吡啶),phen(1,10-邻菲啰啉);L=OFIP(2-氟
Due to the high electro-negative properties of fluorine atom (4.0), the short atom radius (0.132nm), the short C-F bond and the high bond energy, the fluorinate
多孔材料中纳米限域下正烷烃的相行为受尺寸效应,界面作用和孔道构型的影响显著。孔内正烷烃的存在状态、相变温度和相变焓随尺寸,孔壁作用,孔道结构的变化规律是理解纳米限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在300℃、400℃、500℃、600℃、700℃五种温度下SrO,BaO,TiO2三种小分子在GaN(0001)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分别计算分析了过
卟啉类化合物涉及许多生命过程,如分子氧的输运、光合作用、药物代谢等.而在高技术领域,卟啉和酞菁(四苯并四氮杂卟啉)在半导体、光敏化、电极修饰、光电功能材料等方面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