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违约概率判别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mi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对风险的管理和监控也逐步加强,信用风险因其重要性及影响深远,成为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能否有效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会对其盈利水平和稳健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从2004年新资本协议出台到2010年巴塞尔协议III的问世,负责监控发达国家银行业风险的巴塞尔委员会在不断总结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为国际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意见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的要求,设定了更高的标准。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涉及了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内容即内部评级法,其主要内容就是测算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也加强了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和监控,大力推进内部评级体系建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距新资本协议以及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和国际银行业的先进水平仍有一段距离。国外的先进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并积累了研究数据,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型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并得以应用。我国商业银行应当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与金融发展程度,借鉴与吸收国外银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与思想,研究与开发能够适用于我国的优秀的信用风险违约概率判别及预测模型。本文从描述信用风险的特征和违约的概念入手,对信用风险度量方法进行综述。为了清晰地展现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发展的历程以及各种方法的特点,将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分为古典方法、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本文的实证分析,是以在我国证券市场2011年和2012年被披露发生ST的公司作为违约公司的样本,以随机抽取非ST的上市公司作为非违约公司的样本,并将样本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通过财务指标组间的均值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的筛选,选取8个财务指标(资产负债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财务杠杆系数、营业收入现金比率、营业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作为建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自变量,然后分别建立Bayes判别模型、Logisitic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对样本公司的信用违约进行判别和预测。从实证结果来看,Bayes判别模型在对上市公司信用违约的判别和预测时效果相对不太理想,Logisitic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更胜一筹,其中,Logisitic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信用违约的预测性比神经网络模型更高,从而认为Logisitic回归模型是这三者之中最优的信用风险违约概率计量模型。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不具备信用数据库、缺乏成熟的信用评级机构等问题,提出建立先进的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模型、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数据库、以及建立具有专业素质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等建议。
其他文献
藏传佛教曾经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它宣扬人世的本源就是苦难,需潜心修行,才能杜绝不良念头,最终到达极乐世界。藏传佛教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
李碧华在香港文坛上享有"奇情才女"之美誉,其作品大多数以穿梭于古今阴阳的题材,娓娓讲述富于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但不同于一般的纯言情小说,李碧华在爱情之外赋予作品历史
文章通过介绍中秋月饼包装设计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就各个部分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包装设计者而言.要想使中秋月饼包装设计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就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充分了解
对施工企业而言,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是整个过程控制的核心要素,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程度较广。如何通过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实现施工成本的最小化,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课
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中心区的部分工厂由于产业专型,扩大再生产,效益不佳,环境污染等因素,纷纷退出主城搬迁郊区,厂房、仓库留在了
沥青混合料是复合材料,其空隙大小及位置分布,闭合空隙和相通空隙等对其结构及性质有很大影响。通过对沥青混合料典型结构空隙特征在不同温度、不同沥青品种条件下的低温静态
针对红外诱饵弹的工作特点,依据其空时域分布特性,建立了诱饵弹的红外辐射模型;根据红外诱饵弹辐射与环境目标的作用机理,利用双向反射率函数(BRDF)建立目标表面面元的散射特
刘震云作为当代文坛重要的一员,30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小说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五年最佳奖、人民文学奖等众多奖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果,归功于其成功的小说叙事
作为传媒业的发展态势,媒介融合已对电视媒体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出现了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乃至同时使用PC、手机、电视等多种媒体的“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企业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