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小学数学教育逐渐摒弃了以往注重培养学生基础数学能力的阶段,开始向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数学能力转变,其中,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则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的主要要求。从学业发展角度上看,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建立了符合自身认知水平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同时在家长、教师的监督下,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学业反思能力;加之其元认知能力基本形成,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探索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具有可行性,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时也可使之在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此,本研究在自主学习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信效度较高的成熟量表,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情在保证原量表框架和维度的前提下开展问卷调查,以此来探讨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以及不同群体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地区、家庭结构差异;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用来解释其数学学习成绩的变异。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特点,本研究从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同群体间的特征角度出发提出四个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注重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虽然本研究从实践角度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整个研究过程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注意:首先是调查对象范围选取不够广,其次结果反馈中教学实验的时长较短,且实验效果有可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仍需要以后研究切实排除无关变量后进行分组实验;最后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家庭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