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高效可控放电烧蚀成形加工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night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其构件及零部件正朝着以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为基础的复杂、整体式结构方向发展,如整体式扩压器、叶轮等,这对其机械加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火花成形加工以拷贝方式利用电腐蚀进行加工,在复杂零部件加工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是较低的加工效率已成为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原因。电火花诱导烧蚀加工技术利用氧气介质实现了加工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然而在烧蚀加工钛合金材料时极易发生爆燃或过度烧蚀等非正常加工现象而损坏工件,无法实现稳定的烧蚀成形加工。本文提出一种以氧气为主,氮气或氩气等为辅的钛合金混合气体放电烧蚀成形加工方法(混合气体烧蚀加工方法)。首先,利用氧气介质与钛合金的烧蚀反应快速蚀除工件余量,同时利用氮气或氩气等气体控制烧蚀反应的剧烈程度,实现了钛合金材料零件的高效、稳定成形加工,完成零件的高速粗加工;其次,利用惰性气体特点,采用氩气雾化电火花加工方法实现了钛合金烧蚀表面氧化层的去除及表面无氧化层加工,作为钛合金零件的中加工工序,为零部件的后续精加工奠定了基础。为了揭示该烧蚀加工方法的加工机理及加工性能,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钛合金高效可控放电烧蚀成形加工方法。从钛合金材料本身的氧化特性入手,分析了钛合金烧蚀加工表面形成氧化层结构的特点,发现氧化层的非完整性是直接导致钛合金材料烧蚀加工时发生爆燃或过度烧蚀等非正常加工现象的主要因素。为此,从改变氧化层结构特征的角度出发,提出采用氧气与氮气或氩气等气体组成混合气体介质作为放电烧蚀加工介质,通过改善氧化层结构的完整性,达到控制钛合金烧蚀剧烈程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钛合金高效放电烧蚀成形的可控加工。2.构建了实现钛合金高效烧蚀加工试验系统平台。为实现混合气体中氧气浓度的可调性,依据道尔顿分压定理设计制备了混合气体介质生成系统;为保障雾化烧蚀成形加工两极间液相颗粒介质的持续供给,设计制备了具有自反馈功能的雾化介质生成系统;为对极间微观蚀除机理进行探究,设计制备了针状电极单脉冲放电试验系统。3.钛合金可控放电烧蚀加工机理。钛合金材料蚀除与表面氧化层的形成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其微观过程可分为:氧化蚀除准备;氧化蚀除与氧化物层产生;氧化蚀除动态平衡与氧化层雏形;氧化蚀除结束与氧化层形成四个阶段。钛合金爆燃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氧化蚀除动态平衡阶段发生畸变,即氧化层内部能量急剧聚积而无法及时释放导致的。材料蚀除主要由脉冲火花蚀除、氧化蚀除及氧化溅射蚀除组成。混合气体介质中氧气是材料氧化烧蚀反应蚀除的必要介质,而氮气等气体则具有控制氧气介质扩散与改变氧化层结构等作用。定量分析了放电能量、氧气浓度、气体压力之间相互作用对钛合金放电烧蚀成形加工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临界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研究了混合气体烧蚀加工的工艺规律。4.雾化高效烧蚀成形加工机理及工艺。为了改善混合气体烧蚀加工效果,采用了雾化烧蚀成形加工方法,其相对于混合气体烧蚀加工及传统电火花加工,加工效率分别提高1.6倍与15倍以上,型孔垂直成形精度分别提高35%与60%以上;且相对于混合气体烧蚀加工可以采用更高的氧气浓度。雾化烧蚀加工的微观蚀除过程与混合气体烧蚀加工类似,区别在于极间雾化介质的引入。雾化介质对极间具有冷却吸热、降低氧气浓度、阻碍氧气扩散、提高氧化效率、高效排屑、增大极间放电间隙及加速消电离的作用,这也赋予了雾化烧蚀成形加工具有较强的型腔加工能力。定量分析了雾化介质中雾化量与放电能量、气体压力、氧气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加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临界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雾化烧蚀成形加工工艺规律的探索研究。5.钛合金放电烧蚀加工表面氧化层去除机理及工艺。从表面形貌、氧化层厚度及显微硬度等方面,阐述了钛合金烧蚀加工表面氧化层去除的必要性,提出采用氩气雾化电火花加工方法,实现了钛合金表面近无氧化层加工,其可以作为中加工工序。采用曲面响应法建立了氧化层厚度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去除氧化层的加工余量。通过对雾化烧蚀成形加工与氩气雾化电火花加工的衔接工艺规划,实现了在同一台烧蚀成形机床上先后完成钛合金零件的高效粗加工与氧化层去除的中加工。通过曲面响应法建立了氩气雾化电火花去除烧蚀氧化层的加工参数选择经验模型,试验结果证明该加工方法可以完全去除钛合金烧蚀加工表面的氧化层,且加工的表面几近无微裂纹及微孔存在,表面显微硬度相对降低15%,表面粗糙度降低约67%,为后续钛合金零件的精加工奠定了基础。6.钛合金典型样件的高效可控烧蚀成形加工。实现了传统电火花加工无法完成的深径比达52的异型盲孔及类径向扩压器的变截面型腔样件加工,采用氩气雾化电火花加工方法完成了型腔样件的表面无氧化层加工。
其他文献
高超声速飞行器因其超快的飞行速度,在军事和民事都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复杂且特殊的动态特性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提出了高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需求。针对存在异常质心变动以及执行器故障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模型,本文就其姿态容错控制展开研究,旨在研究新的控制策略使飞行器能够在出现系统转动惯量矩阵改变、偏心力矩、系统不确定性等不利情况下,实现对期望姿态指令的跟踪并保障系统的安全。首先,基于牛顿第二
学位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器搭载的高精密仪器的指向精度、分辨率以及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对力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控制力矩陀螺、反作用飞轮等动力设备产生的航天器微振动严重影响了高精密仪器的性能指标,降低了图像的成像质量。为此,本文针对航天器微振动抑制开展了航天器六维隔振系统的相关研究。1.对航天器单轴隔振系统开展研究。首先,根据隔振要求的不同,分别建立了单轴隔振器的扰动位移传递和干扰力传递的开环传
学位
碳化硅陶瓷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磨削加工技术是碳化硅陶瓷材料最主要的加工方法,然而,在碳化硅陶瓷磨削过程中,容易产生以裂纹为主要形式的表面/亚表面磨削损伤,降低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后续的研磨抛光工艺过程的难度。当前碳化硅陶瓷类硬脆材料磨削损伤形成机理及控制研究主要是基于经典压痕断裂力学基础理论,然而对于具有复杂显微结构的陶瓷材料,磨削亚表面裂纹损伤形式和萌生
学位
在列车轮的反复碾压下,钢轨表层会出现病害,需打磨修复以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国产钢轨打磨砂轮与进口砂轮相比磨削性能存在较大差距。为提升国产砂轮性能,取代进口,本文提出将钎焊金刚石磨料插片嵌入到树脂锆刚玉砂轮中,研制新型复合砂轮并对其进行磨削性能试验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提出、设计制作了钢轨打磨复合砂轮的钎焊金刚石磨料插片,对其形貌进行了改进。推导了不同磨削条件下单个复合砂轮所需钎焊插
学位
新型人工电磁表面是一种低剖面的二维表面结构。与传统电磁波调控方法和设备相比,基于人工电磁表面的结构和器件具有更小的体积和重量、更低的损耗。在一般无源人工电磁表面中加载有源器件,可以做到单元的状态和功能可控、可调。相比于传统无源结构,有源人工电磁表面在电磁波调控方面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也更容易实现电磁系统集成设计。因此,有源可控人工电磁表面逐渐成为了当前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新型人工电磁表面
学位
在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中,通常从压气机引气对涡轮盘腔进行径向吹风冷却,过多的冷气泄漏量会降低主流燃气平均温度进而降低发动机的性能。为此,转静盘之间设置盘缘封严结构以减少冷气泄漏流量,并且盘缘封严结构还起到防止主流燃气入侵到盘腔的作用。本文以涡轮转静盘腔及盘缘封严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从盘腔流动换热、盘缘泄漏封严特性两个方面展开了数值计算、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本文借助共轭换热数值方法,研究了次流无量纲流量
学位
自适应的附着和运动是当前仿生智能机器人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壁虎具备能够在多种表面产生可靠黏附的自适应智能附着、运动系统,是智能黏附运动机器人最优秀的仿生原型之一。对壁虎运动附着系统结构和机理的透彻认识是发展高性能仿生黏附运动机器人的先决条件之一。壁虎的自适应附着是其分布式黏附脚趾协同作用的结果。然而,人们对脚趾在脚掌中的黏附和调控功能仍然知之甚少,妨碍了仿壁虎黏附运动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进程。本文通
学位
冲蚀是指材料表面受到来自气流或液流携带的固体颗粒冲击以致材料表面出现的一种渐进性磨损类型。当运输机或直升机在多砂的地理环境飞行或遭遇砂尘天气时,空气中的砂尘将不可避免地被吸入发动机。即便现代直升机配装的涡轴发动机增配了粒子分离器,仍然有一定量砂尘能进入发动机压气机,其会以极高的相对速度(250?400 m/s)冲击转子叶片,导致转子叶片产生严重的冲蚀损伤,其损伤的机理还不十分明晰。冲蚀率是指被去除
学位
欠驱动系统是一类控制输入维数少于系统广义运动自由度的非线性系统。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模型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的典型欠驱动非线性系统。由于受到来自内外环境的如随机扰动、时变干扰、模型不确定性以及执行机构故障等各种负面影响,采用常规单一控制方法设计的欠驱动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器难以兼顾强鲁棒性、自适应性和较高的运动控制精度等特点。为此,本论文以欠驱动四旋翼飞行器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
学位
镍基单晶合金是高推比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核心材料,其优异的高温综合性能主要取决于叶片整体由单个晶粒长成,由此消除了多晶体结构的晶界缺陷。榫齿是涡轮叶片的关键组成,其加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叶片的服役能力;同时,其加工效率高低对于航空发动机的制造进度也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具有复杂型面结构的镍基单晶合金叶片榫齿高性能精密制造主要依靠磨削加工完成,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对镍基单晶合金磨削加工性认识不足,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