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杆菌CB43菌株抑菌作用及抗菌物质的分离与纯化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病杆菌CB43菌株(Xenorhabdus sp.)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从采自我国东北地区的昆虫病原线虫新种—拟双角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eratophorum)肠道内分离的菌株,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 Thomas and Poinar)。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RNA分析发现,该菌株与致病杆菌属其它已描述的种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为一新种。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尤其是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研究该菌的抑菌作用机理,分离纯化其抗菌活性成份,对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物农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研究了CB43菌株代谢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作用机理,测定了CB43菌株抗菌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和离子交换层析技术进行了抗菌物质的分离与纯化,主要结果如下: 1.筛选出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CB43菌株。CB43菌株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25mL/L发酵液就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并具有杀死作用。62.5 mL/L的发酵液72h后菌丝抑制率仍达83.35%。 2.研究了CB43菌株代谢物的抗菌作用机理。20mL/L的发酵液处理灰葡萄孢菌丝悬浮液,能引起菌丝畸形,异常分支、粗短,甚至原生质外渗。CB43发酵液对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有杀死和抑制萌发作用,500~62.5 mL/L的发酵液处理16h后,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8.1%~97.91%。 3.确定了以枯草芽孢杆菌代替番茄灰霉病菌作为抗菌物质分离提取过程中的指示菌。 4.测定了CB43菌株抗菌代谢产物在不同pH及温度组合下的稳定性,明确了抗菌物质在25℃、80℃和-20℃条件下,2h-48h范围内,pH为2~12之间,抑菌活性没有显著降低。说明发酵液在不同pH和不同温度下均比较稳定。 5.测定了抗菌物质的极性和带电荷性。纸层析和纸电泳结果表明发酵液中主要抗菌物质为水溶性、极性比较强的两性物质。 6.筛选出对抗菌物质吸附效率较高的大孔吸附树脂H103,对抗菌物质的吸附率达90%以上;确定了最佳上样流速为5mL/min,最佳洗脱溶剂为40%的乙醇溶液内加0.01mol/L的HC1。 7.筛选出适合纯化抗菌物质的110弱酸树脂;确定了适合纯化的分步洗脱技术和方法,用0.2mol/L~1.8mol/L NH4CL梯度洗脱能将抗菌物质分成3个主要组分。通过紫外检测,3个主要组分的最大吸收值分别在280m,216nm和190nm~200nm的末端吸收。用HPLC固定波长检测,3个主要组分均已经初步得到纯化。
其他文献
“列入整改计划的87个问题,已整改的53个,在进行的26个,8个未着手。”这是2009年7月上旬第二炮兵某基地党委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回头看”时的一份成绩单。然而,大家并没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如今的影视银屏除了故事节目、综艺节目、社教节目这些节目之外,还越来越多地看到传播科学知识和传递科技信息的科教节目。我国科教节目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后,呈现出多姿多
期刊
通过总结西安地铁开展的两条线路及延长线的三次联调演练工作经验,研究城市地铁建设不同阶段、不同线路以及换乘车站综合联调的要点,优化各阶段组织工作以达到标准化运作。
  本研究通过比较筛选了一种微量快速的HLBDNA提取方法,明确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HLBPCR检测方法,并据此检测了HLB在甜橙苗木不同部位的全年分布及其在甜橙病果不同部
基层领导干部是铁路运输安全、经营、稳定的直接决策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只有不断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才能全面落实好铁道部
2007年2月18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主讲《庄子》,该讲的标题是“庄子何其人”。看到这个标题,我以为是电视台把字幕打错了。后来《于二丹心得》出版,书中第一讲的标题
大豆疫病(Soybean blight),也叫做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root rot of soybean),是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引起的危害大豆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学位论文对宿州
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色素,而且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由于姜黄素及其类似物所具有的多种药理活性,目前,以该类化合物为先导进行结构优化的研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