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禽流感病毒(AIV)的关键基因--复制酶基因PB2,设计并构建了八种M1GS核酶,分别是M1GS-T436、M1GS-T934、M1GS-T1105、M1GS-T1523、M1GS-T1771、M1GS-C341、M1GS-C1531、M1GS-C1760。通过体外切割实验,检测其对底物RNA的切割活性,结果显示:M1GS-T436、M1GS-T1105、M1GS-T1523、M1GS-C1531和M1GS-C1760这五种核酶均具有明显的特异切割活性,核酶M1GS-C341也具有较强的切割活性,但属于非特异性切割,而核酶M1GS-T934和M1GS-T1771则无明显的切割活性。进一步通过体外切割产物电泳图及各核酶相对活性表等一系列进行分析,选择活性较高的三种核酶M1GS-T1105、M1GS-T1523、M1GS-C1760作为对象,分别构建上述三种核酶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M1GS/T1105-PLXSN、M1GS/T1523-PLXSN、M1GS/C1760-PLXSN)以及PB2蛋白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质粒(PB2-EGFP),分别将这些M1GS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与PB2-EGFP共转染MDCK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三种M1GS核酶均能显著抑制蛋白PB2的表达;扫描细胞的荧光强度后发现转染核酶M1GS-T1105、M1GS-T1523和M1GS-C1760可大大降低绿色荧光的强度,抑制率分别为77.53±1.98%、58.84±0.86%和80.37±1.46%。本文为进一步研究M1GS核酶的胞内乃至动物体内的抗病毒效应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并为抗AIV新型核酸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本文亦提出了关于M1GS设计方面的一些观点,为M1GS核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